方向东下意识的拒绝道:“不用,不用,这东西看着多,其实不沉,我再捆一下就行了。”
一边说着一边拿着绳子重新把两个背包绑在一起,这两个包看着确实挺大,其实里面装的是棉花。
他上次离家前他妈就嘱咐他,有那棉花票就跟人换点,那会儿大嫂怀着老二,差不多冬天出生,到时候要给孩子做小棉被还有棉衣。
孩子的东西还是尽量用新棉花的好,旧棉花太硬,只是他一直没有换到,这棉花票挺紧俏的,别人也需要。
所以去年冬天接到信说大嫂生了个小侄子的时候也没来得及,只寄了些钱回来。
这次还是去执行任务的地方产棉花,他就势买了些,本来准备寄回来的,没想到还得了个假期,干脆就自己带回来了。
一共是六斤棉花,塞在包里还是挺大一包的。
郑盼娣可不愿错过这个机会,就在方向东绑背包的时候拎起了另一个单独的手提包,没想到这个才是最沉的,一下子竟然没有提起来。
方向东连忙上前伸手就要提回来,嘴里一边说道:“郑盼娣同志,真不用你帮忙,我自己来就行。”
因为郑盼娣没有放手,两人的手直接碰到了一起,虽然隔着手套,那外人看上去也是挺暧昧的。
这个“外人”
当然就是刚好走到不远处的“秦远峰”
和瘦高个男知青了。
“秦远峰”
装作不经意地瞥了一眼方向东和郑盼娣,然后假意一脸惊讶的小声对瘦高个道:“李,你看那俩人,这大白天的在村子外头拉拉扯扯的,也不注意点儿影响,就是夫妻也不像话啊。”
这会儿虽然还没开始严,夫妻在外头亲密些还不会被说做耍流氓和有伤风化,可也是会被人侧目的。
瘦高个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然后就露出了狐疑的神色。
“那不是夫妻,那个女的我认识,叫郑盼娣,我们刚过来的时候就是她负责教女知青干活的,那会儿经常来知青点,据我所知她还没有结婚。
那个男的我不认识,不过百家屯大队就一个当兵的,就是三街方家的二儿子,好像叫方向东,估计是他回来探亲了,只是这俩人怎么走在一起了?还那么亲密……”
李是上一批来的知青,比李光远他们早一年,不过那会儿方向东已经回部队了,中间就没有回来过,他确实没见过。
顶着李光远壳子的秦远峰一脸八卦继续添油加醋道:“不是夫妻啊,那这孤男寡女的,在这村外拉扯,说不定关系也不一般,肯定是在搞对象。”
李听了,眼神里也升起了些许怀疑,不过嘴里还是给他科普道:“应该不可能,那方向东是有老婆的,你之前在住院不知道,他家的事前两天闹得挺大的,听说是分家单把他媳妇儿分出去了不说,还没给一点柴火过冬,差点儿把人冻死,在你后边儿两天去的公社卫生院,这方向东估计就是请假回来探媳妇儿的病的。”
“秦远峰”
:“还有这事儿呢?怎么我回来没人跟我说啊?”
李:“这不是忘了嘛,再说杨辉害你的事儿闹得更大,早把人家那事儿给压下去了。”
“秦远峰”
:……行叭,他自己才是村里的八卦头条。
深吸口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