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眼睛,更是洞若烛火,透着一股锐利。
而伴随着他的出现,金銮殿中立刻响起一片惊叹。
"竟是萧长庆!这不是今年新科状元郎吗!
"
"二殿下好大手笔,连状元郎都成了他的幕僚……
"
“六殿下这一次还不得输得一塌糊涂?”
“……”
群臣连连惊叹,议论纷纷,有些人甚至万分激动,试图上前和这位状元郎攀谈几句。
但萧长庆却气定神闲,只是淡淡地道:
"微臣萧长庆,拜见陛下!
"
萧长庆是新科状元,但并未留任京都,而是主动要求下放偏远县城,想去当了一方父母官。
按他自己的说法,那便是唯有下放地方,才能真正的体察民情,了解百姓,来日方可在主政一方时,真正造福百姓。
此番志向,当时就被传为了一段佳话。
而后二皇子凌尊爱惜人才,不惜三次挽留,萧长庆这状元郎才放弃了原先的想法,留在了凌尊府上,成了他的幕僚。
“不必多礼!”
景帝无奈地笑了笑,愧疚地扫了一眼凌风的同时,目光看向了凌风的那位幕僚——莫问心。
一身青衫,三四个补丁。
身子单薄,两眼无神,一直低着脑袋,略显神经质的模样。
“哎,罢了,等老六输了,我再偷偷给他点别的权利吧!”
景帝心如死灰,暗自叹气。
"六弟,这就是你的人呢?
"
凌尊扫了眼莫问心,不禁放声大笑。
"草民莫问心,拜见陛下。
"
莫问心像是刚刚睡醒,后知后觉地行了一礼。
“免了吧!”
景帝已经失去了期待,接着道:
“近日户部奏报,各地土地兼并严重,流民日增,那两位就以’改革土地制度”为题,限时一个时辰内成文,当庭宣读。”
景帝这个考题一出,不少大臣便惊叹了几声。
土地兼并问题历来就有,可这么多年了,却从未有过真正的良策,可见次考题之难。
"诸位看那乳臭未干的小子,如何能与崔老先生相提并论?
"
"连点精气神都没有...天策府果真'人才济济'啊!
"
“此等国策比试,催老出手,岂不是手到擒来?”
“……”
不少大臣交头接耳,眼中尽是讥诮。
景帝看得实在有些于心不忍,尴尬地问道:“老六,你确定要让他替你比试吗?”
“不换了!”
凌风摇了摇头:“反正儿臣的幕僚就两个,换谁上来都一样。”
凌风不解释还好,这一解释,满朝文武瞬间就大笑了起来。
“行了,老六,你少在那胡言乱语了!”
凌皓皱眉打断:“父皇已经给出考题,咱们的比试正式开始!”
随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