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做娘的还要冷静。她伸手摸了摸柴宗训的额头,触手温温的,没有发烧,她轻轻笑了笑:“真乖,宗训长大了,懂得替娘分忧了。”
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,手指在“潼关”两个字上停住——那里用红笔标着一个小圆圈,旁边还写着“王都虞侯驻守”。她想起显德六年(柴荣在位最后一年,正史年份),柴荣派王都虞侯去守潼关时,曾对她说“潼关是秦凤路门户,扼守中原通往关中的要道,王都虞侯是朕从澶州(柴荣旧地)带出来的老兵,忠心耿耿,把他放在那里,朕放心”。后来她临朝听政,还特意让人从河南府调了粮草和弩箭去潼关,让王都虞侯加固城防,防备后蜀和北汉。
“我看哈,不如去潼关吧?”符太后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底气,“之前咱们在那安排了三百守军,守将王都虞侯是你爹的老部下,对后周最是忠心。而且潼关‘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’,赵匡胤的大军就算追过来,没有半个月也攻不下来。咱们到了那里,就能稳住脚跟,再派信使去秦州、凤州联络旧部,慢慢把这二十州的力量拧成一股绳。”
柴宗训顺着娘的手指看向地图上的“潼关”,眼睛一下子亮了:“娘,你说的是真的?潼关真的有咱们的人?那里还有粮草吗?”他想起这几天吃的冷红薯,肚子忍不住“咕噜”叫了一声,又连忙捂住,怕娘担心。
符太后被他的样子逗笑,揉了揉他的头发:“是真的。王都虞侯那时候跟你爹说,要在潼关囤够半年的粮草,就算被围也能撑住。而且潼关离咱们现在的位置不算远,从这里走山路绕开宋军的巡逻队,三天就能到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