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符祥瑞夜点兵之幼帝托孤意
副将的声音像一块浸了冷水的棉絮,轻轻落在符祥瑞耳边,却让她浑身一震。她扶着城楼的青砖垛口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晚风裹着枯黄的梧桐叶,打着旋儿擦过脸颊,带着秋末的凉意,才让她从对汴梁战事的焦灼里回过神来——是啊,她不仅是率军出征的主将,更是洛阳城内亲儿符允(训儿)的母亲、后周的太后。
“训儿……”符祥瑞低声念着儿子的小名,眼底的坚毅瞬间被一层柔软的担忧覆盖。她转身看向副将,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:“陛下(训儿)现在在东宫如何?昨夜送去的安神汤,他喝了吗?”
“回太后,陛下喝了汤,寅时才睡下,现在应该还没醒。”副将躬身回话,目光落在符祥瑞眼底的青黑上,又忍不住补充道,“太后您已经三天两夜没合眼了,昨日议事时还咳了好几次,若是您垮了,洛阳城、陛下,还有城外那近百万联军……”
“我没事。”符祥瑞抬手打断他,指尖冰凉,却强行撑起一丝笑意,“当年跟着先皇征战,比这更苦的日子都熬过,何况现在是为了训儿、为了后周,这点累算什么。”话虽如此,她却忍不住抬手按了按太阳穴——连日的操劳让她眼前时不时发黑,方才站在城楼上眺望汴梁,竟恍惚看到了训儿抱着她的衣角,奶声奶气问“娘,什么时候能接皇伯母回来”的模样。
她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酸涩,转身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:“走,先去看看训儿。”
东宫的暖阁里,炭盆刚燃起半旺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——那是窗台上最后一盆晚桂,宫女知道陛下(训儿)喜欢,特意挪到了暖阁里。训儿刚醒,正坐在铺着软垫的小榻上,由宫女伺候着穿夹袄。他才六岁,眉眼间还带着孩童的稚嫩,却因为这半年的战事,少了几分同龄人的嬉闹,多了几分超出年龄的沉静。见符祥瑞进来,他眼睛瞬间亮了,立刻从榻上滑下来,小步跑到她面前,仰着小脸伸手:“娘!”
符祥瑞快步上前弯腰将他抱起,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脸颊,心里的紧绷瞬间松了大半。她用自己冰凉的额头抵了抵训儿的额头,声音放得极柔:“训儿昨夜睡得好吗?有没有梦到皇伯母?”
“梦到了!”训儿的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襟,声音里满是雀跃,“皇伯母说,她在汴梁给我留了蜜饯柿子,等娘打赢了坏人,就回来给我吃。娘,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赢坏人呀?”
符祥瑞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,她强忍着喉间的哽咽,笑着摸了摸训儿的头:“快了,训儿再等等,娘这就带兵去汴梁,帮皇伯母打坏人,把蜜饯柿子给你带回来。”
“那娘要快点回来。”训儿把头埋在她颈间,声音软软的,还带着点撒娇的黏糊,“训儿会乖乖在东宫读书,不惹宫女姐姐生气,也会帮娘照看洛阳城的桂树,等您回来摘桂花做糕,就像去年秋天那样。”
符祥瑞抱着孩子的手臂紧了紧,眼眶瞬间泛红——这是她的亲儿,是后周的根基,也是她拼尽全力要护住的软肋。她低头在训儿的发顶印下一个轻柔的吻,然后将他轻轻放在榻上,转身对身后的东宫总管太监吩咐:“本宫出征期间,陛下(训儿)的饮食起居全交给你。每日的课业不可懈怠,但也不许逼得太紧,若是他想玩,就陪他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