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,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,心里默默想着:去年镇州的教训还不够,今日这一次,但愿能让孩子真的记在心里。
赵匡胤,鲁氏,还有那些犯人……明日早朝,又该是一场硬仗。
只盼着众臣能以大局为重,别让后周的江山,毁在这些变故里。
殿外的夜色依旧浓重,宫灯的光映着符太后的身影,显得格外孤单。
她站在地图前,久久没有挪动,直到烛火燃尽了一根,又换上新的,才缓缓走到御案后坐下,重新拿起朱笔,在奏折上落下重重的一笔。
那笔迹比平日更显遒劲,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——她知道,从柴宗训承认下令的那一刻起,从这第二次绑缚之刑落下的那一刻起,后周的未来,又多了几分变数。
与此同时,被侍卫带到符太后寝宫偏殿的柴宗训,正坐在床沿上,看着窗外的月色呆。
他摸了摸胳膊上被符太后抓过的地方,那里还有些疼,更让他难受的是,这已经是第二次因为自己的错被娘责罚。
他小声嘀咕着:“娘,我真的知道错了……我再也不随便下命令了,你别生气了好不好?”
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,偏殿里顿时暗了下来。
柴宗训蜷缩在床上,抱着枕头,眼泪又掉了下来。
他想起去年在镇州被绑时的害怕,想起赵玉燕姐妹求他时的模样,又想起符太后说的辽人威胁,心里乱糟糟的。
他第一次真切地觉得,当皇帝原来这么难,难到连自己想做的“好事”
,都会变成危及国家的错事。
“陛下,该歇息了。”
守在门外的宫女轻声提醒道。
柴宗训吸了吸鼻子,擦了擦眼泪,小声应道:“知道了。”
他躺下来,闭上眼睛,可脑子里全是白天的事,全是去年被责罚的画面,怎么也睡不着。
他想着明日早朝,想着赵匡胤会不会被配,想着辽人会不会真的南下,越想越害怕,最后只能紧紧抱着枕头,在不安中慢慢睡去。
而长乐宫的御案前,符太后依旧在批阅奏折。
烛火的光映着她的侧脸,鬓边的丝垂落下来,遮住了她眼底的疲惫。
她知道,今夜注定无眠,而未来的日子,恐怕也不会轻松。
但她别无选择,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——为了后周的江山,为了让柴宗训真正学会做一个皇帝,也为了天下的百姓。
夜色渐深,宫城里的灯火渐渐熄灭,只剩下长乐宫的烛火,还在夜色中亮着,像一颗孤悬的星,守护着这风雨飘摇的后周王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