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筠:今日结义兄弟,我们光复后周(一)
落马坡的硝烟还未散尽,空气中弥漫着火油与焦土的气息,可这丝毫不影响后周将士们的欢呼。
两千多副缴获的弓箭被整齐地堆在营地中央,三万禁军留下的粮草足足能让大军支撑三个月,那些跪地投降的宋兵,此刻正低着头听后周老兵讲述郭威陛下在位时的盛况——昔日对赵匡胤的敬畏,早已被落马坡的胜利冲得烟消云散。
刘词刚把慕容延钊放走,转身就看见李筠骑着战马从许州城方向赶来。
李筠身披一件玄色锦袍,腰间佩着郭威当年赏赐的七星剑,脸上满是喜色,老远就勒住马缰喊道:“刘兄!
好一场漂亮的伏击!
慕容延钊的三万禁军竟被你打得落花流水,这消息传到陈州,王审琦怕是要连夜带兵来汇合!”
刘词迎上去,旧甲上的雪粒早已化尽,只留下几道浅浅的水痕。
他看着李筠眼底的光,笑着摇头:“多亏了仲先的计策和张兄的调度,还有许州百姓的支持——若不是他们连夜送来火油和柴草,咱们未必能堵得住禁军的退路。”
两人并肩往营中走,路过列队的士兵时,原本喧闹的队伍瞬间安静下来,士兵们纷纷挺直腰板,看向刘词和李筠的目光里满是崇敬。
有几个刚反正的宋兵,甚至偷偷摸了摸头上赤色的盔缨,嘴角藏不住笑意。
李筠停下脚步,抬手拍了拍身边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:“小子,今日在落马坡射倒几个禁军?”
那士兵涨红了脸,大声回道:“回节度使,三个!
还帮着搬了十块滚石!”
周围的士兵哄笑起来,李筠也跟着笑,随即收住笑容,声音沉了几分:“好好练本事,等咱们杀回汴梁,救出太后和幼帝,你这功劳,朝廷定要重赏!”
士兵们齐声应和,声浪震得营地上空的旗帜都微微晃动。
刘词看着这一幕,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,他拉了拉李筠的衣袖,低声道:“李兄,借一步说话。”
两人走到营中一处僻静的帐篷里,王仲先和张令铎早已等候在此。
刘词把门帘放下,转身看向李筠,眼神郑重:“李兄,今日落马坡一战,咱们不仅赢了禁军,更赢了人心。
可赵匡胤根基未动,汴梁还有数十万大军,咱们若想光复后周,单凭许州和潞州的兵马,怕是不够。”
李筠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:“我刚收到潞州送来的消息,那边的宋军已经被我策反了五千人,粮草和军械也备得差不多了。
只是……”
他顿了顿,眉头皱起,“咱们虽有‘复周护帝’的口号,却始终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靠山。
万一赵匡胤联合其他州府的官员围剿咱们,处境怕是危险。”
张令铎在一旁补充道:“慕容延钊虽然败了,但他肯定会把落马坡的情况告诉赵匡胤。
不出三日,汴梁的禁军定会再次出兵,到时候咱们腹背受敌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帐篷里陷入沉默,王仲先攥着腰间的弯刀,忽然开口:“不如咱们把许州和潞州宋军的家属都接到营里来?一来能让士兵们安心,二来……若是有人敢临阵倒戈,咱们也有筹码让他们乖乖听话。”
刘词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