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根这孩子孝顺、听话,干起活来不惜力气。
村里的人都说,要不是有草根菅同喜一家就完了。
菅同喜也逢人就说:“我上辈子没有坏良心,草根是老天爷赐给我的宝贝。”
可是美中不足的是,草根这孩子有些迟钝,而且说话结巴。
小时候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,就因为有缺陷常常被小伙伴取笑。
再后来草根就不和外人接触,见了陌生人就不说话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傻子。
草根长大后,菅同喜想教他做生意,但是每次到镇上,他帮父亲摆好豆腐摊便离的远远的,手里拿着木棍在地上画来画去,任凭父亲喊也不到跟前来。
可是现在这孩子必须独自卖豆腐了,而且是要到城里去,县城人多人杂,不像乡下人简单实在,这也是菅同喜最为担心的,虽然此前已经把所有细节反复叮嘱,但看到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儿子,他的心依旧充满担心和忧虑……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孩子,这回你自己当家了,进城要处处小心,斤秤要给足,见人要嘴甜,大爷、大娘的叫……”
此刻宋好艰难地把头倚在墙上,拉着儿子的手交代着。
尽管两天来她已说过多次,但此刻她依旧不停的叮嘱。
“要是遇到恶人,咱宁可吃亏,也不要得罪人,多说些好话,实在不行咱就躲着点……”
“娘…!
您就别…别说了,我都…知…道了,您就放…放…心吧,一切都包…包在我身上……”
草根结结巴巴地说着。
“好了,咱孩子都知道了,你就歇着吧。”
菅同喜说罢又催促着:“草根,把扁担拿过来吧,该动身了。”
草屋墙角摆着两个荆条筐,昨晚做成的豆腐放在里面,趁着昏暗的麻油灯,菅同喜伸手掀开筐上的白粗布。
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自己做的豆腐了,他的手有些颤抖,深嗅着久违的豆脂香味,触摸到极富弹性的手感,他的心一股温暖……
很长时间,死亡威胁着他。
看到老弱病残一家人,他无法想象如何熬过寒冷的冬季,更何况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。
此刻,望着眼前的豆腐,他心里忽然闪现出希望,
“如果这趟生意顺利,或许就能找到一条生路了。”
“行!
我看一定行。”
陡然间一股信心涌上他的心头,他想起了去年春节的情形,腊月二十六他和草根进城卖豆腐,城里人围的水泄不通,人们攥着钞票争抢着购买,迫不及待把生豆腐塞进嘴里。
“哟!
真香!
好豆腐……”
众人争相夸豆腐做的好。
那一天颖桥镇菅同喜祖传豆腐火了县城,如果豆子充足,别说是8o斤豆腐,就是五百斤他也能卖掉。
如今虽然灾荒,乡下人吃不起豆腐,可是城里人多,五行六业有钱人多,那些当差的、教书的、商铺、饭馆、大烟舘……这中秋节好歹也算节日,肉不一定吃,可豆腐或许买的人多。
要是今天能像那天该多好啊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孩子!
挑起来吧,要当心啊,咱全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