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的日子到了。这是特种作战学院与常规部队的年度对抗演练,规模宏大,各方高层都会观摩。
林乔负责的通讯方案得到了实施。红军采用了多层加密和跳频技术,大大提高了通讯安全性。她还设计了一套备用信号系统,使用自然声光作为媒介,极具创意。
演习开始后,蓝军果然发动了强力电子干扰,常规通讯几乎瘫痪。但红军的备用系统发挥了作用,各单元仍能保持有限联系。
\"血玫瑰,b区需要支援,能收到吗?\"指挥部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叫。
林乔调整着接收器:\"收到,正在前往。\"
她的小队迅速向b区移动,途中遭遇蓝军伏击。交火中,张浩\"负伤\",需要立即后送。
\"你们继续任务,我送他回去。\"王磊主动请缨。
林乔犹豫了。按照战术原则,应该优先完成任务。但看着痛苦呻吟的张浩,她做出了决定:\"不,我们一起撤。任务可以再找机会,战友只有一个。\"
这个决定让小队失去了突袭蓝军指挥部的机会,但保全了所有队员。回到基地后,林乔本以为会挨批评,没想到李教官却点头赞许。
\"判断正确。\"他说,\"特种作战不是自杀任务,保存有生力量同样重要。\"
演习第三天,局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。蓝军凭借人数优势,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区域。关键时刻,林乔提出了一个大胆计划——利用蓝军电子系统的漏洞,实施反向渗透。
\"太冒险了。\"王磊反对,\"一旦失败,我们就完全暴露。\"
\"但这是翻盘的唯一机会。\"林乔坚持,\"而且我熟悉他们的系统架构。\"
经过激烈争论,小队最终同意了林乔的计划。夜幕降临后,他们悄悄接近蓝军通讯枢纽。林乔利用之前发现的漏洞,成功侵入系统,获取了蓝军的部署图。
\"找到了!指挥所在这里!\"她小声欢呼,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坐标。
小队立即将情报传回指挥部。凭借这一关键信息,红军发动奇袭,一举\"击毙\"蓝军指挥官,扭转了战局。
演习总结会上,红军指挥官特别表扬了林乔的技术贡献和战术意识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观摩演习的特种作战部高官对她产生了兴趣。
\"下个月有个电子侦察任务,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战术的人员。\"高官对李教官说,\"那个女学员不错,考虑借调一下?\"
训练接近尾声,学员们开始为毕业考核做准备。林乔的综合排名已经上升到同期第五,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。
一天深夜,她正在加练狙击姿势,李教官突然出现在训练场。
\"7号,跟我来。\"
林乔跟着教官来到一间保密会议室。里面已经坐着两个人,一个是学院院长,另一个是陌生的大校军官。
\"林乔同志,\"院长严肃地说,\"有一个特殊任务需要你参与。这不是命令,你可以拒绝。\"
大校打开投影仪,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卫星照片:\"我们怀疑这个边境地区存在恐怖分子训练营,需要先遣侦察。任务需要电子侦察专长,李教官推荐了你。\"
林乔的心跳加速。这是真正的实战任务,不是演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