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支队。一周后,他们不仅带回了共产党游击队的信息,还带回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—对方同意会面!
会面地点定在两军控制区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。林雄飞带着林乔、林浩和几名护卫前往。
共产党游击队的代表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,自称老杨。他身材瘦削,目光炯炯有神,言谈举止间透着沉稳与智慧。
“久闻青龙寨好汉大名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”老杨拱手道,“特别是林小姐,听说你带领队伍多次重创日军,真是巾帼不让须眉。”
简单寒暄后,双方很快进入正题。老杨对青龙游击队的情况很了解:“你们击毙坂田一郎的事迹已经传开了,日军悬赏五千大洋要林寨主和林小姐的人头呢。”
林雄飞苦笑:“虚名而已,如今我们缺衣少食,处境艰难。”
老杨正色道:“抗日是一家,我们理应互相帮助。我们可以提供部分粮食和药品,还可以派医疗队和政工干部帮助你们建设根据地。”
条件是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,改编为“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”,共同抗击日寇。
经过磋商,林雄飞接受了这个提议。毕竟,生存是第一位的。
合作很快展现出成效。共产党的政工干部帮助组织生产、建立民主政权;医疗队改善了卫生条件;更重要的是,他们带来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。
林乔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一切。她发现自己的许多“直觉”与共产党的游击战术不谋而合,但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。
“林同志很有军事天赋啊。”老杨有一次感慨道,“很多战术思想相当超前,像是经过专业军事教育似的。”
林乔只能含糊其辞:“只是喜欢思考罢了。”
随着根据地日益巩固,林乔提出了一个大胆计划:主动出击,破坏日军交通线。
“日军正在修建通过大青山的公路,一旦建成,他们的调动和补给将更加便利。我们必须阻止他们!”
一支精干的突击队组成,由林乔和林浩带队。利用对地形的熟悉,他们多次成功袭击日军筑路队,炸毁刚修建好的路段,缴获大量物资。
最成功的一次,他们甚至俘虏了一名日军工程师,获得了完整的筑路计划。
“根据这个计划,日军将在下个月完成主干道建设。”林乔分析着图纸,“我们必须组织一次大规模破坏行动。”
计划很快制定:兵分三路,同时袭击三处关键路段,让日军防不胜防。
行动当晚,大雪纷飞,能见度极低。这既增加了行军难度,也提供了很好的掩护。
林乔带领一队人悄悄接近目标—一座刚建成的桥梁。只要炸毁它,就能延缓日军计划至少两个月。
然而,当他们安置好炸药准备引爆时,突然枪声大作—日军早有防备!
“中计了!快撤!”林乔大喊。
但为时已晚,四周亮起无数火把,至少一个中队的日军将他们团团围住。
激战中,林乔为掩护队友撤退,再次受伤被俘。这一次,日军没有给她任何机会,直接将她押往县城日军司令部。
审讯她的是新调来的日军指挥官—山口宏一大佐。与坂田不同,山口更加冷酷和系统化。
“林小姐,久仰大名。”山口用流利的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