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别这头出了病房,也没忘了先前接诊过的那名高龄的阑尾炎患者。
来到病床前,只见老人正靠在床头喝粥,脸色明显比昨日红润许多。
“大娘,感觉好些了吗?”方别轻声问道,顺手拿起床尾挂着的病历翻看。
老人放下碗勺,笑道:“方大夫,您这药可真神!昨儿半夜就不烧了,肚子也不那么疼了。”说着指了指右下腹,“就是这块还稍微有些发硬。”
方别翻看到了最新的血检报告,上面显示白血球计数从最开始的16.8x10?\/L,已明显降到了降至8.0x10?\/L。
而体温记录也从之前的高烧39.8度,降到了37.5度。
接着,方别又仔细检查了包块情况,发现原本鹅卵大的脓肿已缩小至鸡蛋大小。
触诊也从之前手不及,变成了能够忍受轻微的按压。
见效比方别原本预计的还要快,一般来讲老人体弱恢复的时间也更长,但个体差异出现也是常有的事。
方别切着脉,又问了一句:“吃了药之后,有上过厕所吗?”
老太太点了好几下头,“上过,上过三四次,就是大便比平时稀了一些。”
方别上方本就有通腑的用意,大便稀溏说明已经达到目的。
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药方,去除这类药物,避免久泻伤阴。
方别接着查舌,老太太舌苔黄腻,切脉的结果提示脉弦滑。
综合以上诊断的结果来看,老太太热退身凉,在方别进入病房的时候还在喝粥,血液检测报告也显示白细胞指数恢复正常,这说明老太太身上的热毒已经控制住了。
但舌苔仍然黄泥,脉象弦滑,这表示湿热、瘀血未完全清除,调整方药需要从减攻伐、强巩固的角度出发。
方别取出纸笔,写起了新的药方。
黄连20g,红花10g,桃仁15g,三棱10g,莪术10g,冬瓜仁30g,赤芍20g,地丁30g,厚朴15g,甘草10g。
与上方相比,这次的药方中去除生石膏、知母避免寒凉伤胃,恶心呕吐缓解,无需再和胃止呕,进而又去除柴胡、半夏。
增加赤芍增强活血化瘀之力,地丁加强对残余热毒的清除,厚朴与甘草,厚朴行气除满,改善腹胀,甘草调和诸药,保护脾胃。
方别写好药方,正巧碰见曾医生查房。
方别便将药方交给他,让他按照新药方安排护士抓药。
“方院长,这效果也太惊人了!”曾医生将药方收好,翻起了检测报告,在看到数据时,眼睛瞪得溜圆,“我干这么多年,还没见过这么严重的阑尾脓肿能这么快退烧消肿的。”
方别笑了笑:“恢复能力本就有着个体差异,而且中医治疗急症讲究'给邪以出路',老太太现在热毒已去大半,但瘀血尚未完全消散,所以还要继续用药巩固。”
方别话说的谦虚,主要强调了个体差异,曾医生却明白一点,个体差异的确存在,但之前保守治疗了那么些天,患者不见好转,方别这才接手多久,情况就已经天差地别,这里面方别起到的作用,绝对不止说的这般轻描淡写。
再叮嘱患者几句注意事项后,方别没在住院部久留,回到诊室还没到上班的时间,乐瑾三人已经就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