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你想想票房突破一个亿,得有多少人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?
而且这也不是准确的票房数据。
因为懂的都懂,这个年代的内地票房是完全无法精准统计的,
电影厂拍的电影,都是交给中影卖拷贝。
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票房之说。
直说哪部电影的拷贝卖出的多,哪个电影牛。
这也是后来电影厂跟中影之间的矛盾。
兜兜转转,改来改去,最后还是错失了各种机会。
搞得电影越拍越拉胯。
整天惦记着外面那点破奖。
使劲瞎搞。
只能说丢人败兴!
说远了。
反正陈平安知道,《少林寺》的票房放在这个年代,
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奇迹。
能震惊掉不知道多少人的下巴。
而且这些票房肯定没有把广大农村的大众算进去。
因为这年头在农村看电影,又不用买票,都是放映员带着放映机下乡去放的。
大家围在打谷场或者操场各种宽阔的地方,自带板凳,拥挤着看的如痴如醉。
真的是一个很纯粹很有意思的年代。
一部《少林寺》横空出世。
这让很多香江电影圈子里的人,脸都被打肿了。
但是他们不要脸的。
要脸还赚什么钱?
他们自然都看到了内地的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可惜他们只是雾里探花,水中望月。
急得挖耳挠腮。
因为很多电影圈子里的为了能把电影弄到弯弯那边去赚钱,对香江的弯弯自由总会卑躬屈膝。
谄媚的不得了。
对内地关系的右派电影公司就是整天使绊子。
现在想进内地分一杯羹。
一时之间还真的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。
也就李小龙运气好,他公司有陈平安这个牛人。
所以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。
没人敢跟他这里叽叽歪歪。
于是很多香江的电影公司纷纷趁热打铁,都往李小龙的电影公司跑,排着队拎着钱箱合作。
陈平安则让李小龙按兵不动,让他们急着去。
先不要回应。
然后陈平安更是大手一挥,直接就把《少林寺》这部爆火电影获得的几千万的利润分红,全部投入了到了自己组建的那个慈善基金里面,
让他们这些愿意为这个事业付出的人,去好好运作,
不管怎么搞,陈平安的要求很简单,就是把钱用在看得见的地方,
比如在偏远贫困地区,多修路,多建设一些小学,还要把各种医疗配套建筑跟上来。
他觉得能做到,就算很不错了。
毕竟要想富,先修路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修路真的太重要了。
华夏这个基建狂魔,后面这么多年,硬是都快把路修到了天上。
这可不是夸张。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