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动机。
伊莎贝拉破解的那组符号,并非只是加密信息。
它们是一种古老的共鸣频率,能够激活沉睡的技术遗产。
而这些技术遗产的存在,足以动摇宗教势力赖以生存的信仰根基。
所以,这不仅是一场舆论战,更是一次开门的尝试——通往未知真相的大门。
---
局势很快生变化。
最先反应的是大型宗教媒体。
它们开始反击,指控星耀伪造证据、煽动暴乱。
一些信徒甚至自组织游行,要求政府镇压“叛教分子”
。
与此同时,财团旗下的新闻网络也开始反攻,推出所谓“专家分析报告”
,声称那些资金流向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,还称星耀才是那个妄图颠覆社会秩序的人。
形势变得微妙。
“他们在制造对立。”
烈风皱眉,右手无意识地摩挲刀柄,“想让民众觉得这是政治斗争,而不是真相揭露。”
“所以我们得更聪明些。”
星耀冷笑一声,“不能让他们定义战场。”
她的策略很简单:把焦点重新拉回到“人”
身上。
于是,下一阶段的舆论引导,转向普通民众的生活。
一段记录贫民窟女孩被迫“献祭”
给神庙的视频流传开来;一则关于矿工因抗议工资拖欠而被强行带走的消息引讨论;更有受害者家属现身说法,揭露宗教组织如何以“神罚”
之名掩盖罪行。
这一次,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或晦涩难懂的阴谋论,而是活生生的人。
人们的愤怒开始转变。
从对星耀的猜疑,变成了对既有秩序的质问。
---
直到有一天,一位年轻记者曝光了一段私人录音。
录音中,一位高层神职人员亲口承认,所谓的“光明圣战”
不过是财团策划的一次大规模资源掠夺行动。
他说得很直白:“只要能让信徒相信这是神的旨意,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卖命。”
那一刻,舆论彻底失控。
教堂遭到冲击,部分狂热信徒自焚,认为这是“赎罪”
的唯一方式;许多原本保持中立的民间武装表态支持星耀,承诺提供后勤补给;甚至连几支隶属于宗教势力的正规军,也出现了倒戈迹象。
星耀坐在指挥中心,看着全息地图上红色标记一点点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蓝色与绿色。
“看起来,赢了一部分。”
陈雪轻声说。
“这只是开始。”
星耀目光深邃,“真正的战争,才刚刚打响。”
---
夜色渐浓,通讯器忽然响起。
星耀接通,屏幕上出现一张陌生的脸。
那人戴着一只眼罩,露出的眼睛像是看透了无数秘密,声音沙哑:“星耀,你玩得很漂亮。”
她眯起眼:“你是谁?”
“一个见证过‘光辉时代’的人。”
男人冷笑,“你以为你在揭开真相?你不过是在释放封印。”
星耀心头一震,呼吸略滞:“你知道些什么?”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