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地召集团队复盘。
“很多人心里还是怕的。”
他说,“他们不怕苦,怕的是刚建好一切,又被人毁掉。”
伊莎贝拉坐在灯下翻看一份清单:“已经有十二个星球恢复民用通信网络,十七个启动农业复耕项目。
医疗队也在向偏远地区移动。”
“还不够。”
星耀摇头,“我们要让所有人看见变化,哪怕只是多亮一盏灯,多通一条路。”
——
一个月后,第八区的能量塔成功重启。
电流沿着断裂已久的导管重新流动,城市边缘的照明系统逐一亮起。
居民站在街头仰头望着久违的灯光,久久没有散去。
科研组传来好消息:他们在修复一座地下能源中枢时,意外激活了一段封闭模块。
里面储存着完整的生态循环技术资料,极可能是战争初期为避难所准备的备份。
“这能加快至少三分之一的重建度。”
伊莎贝拉将数据导入主系统,“特别是空气净化和水源再生部分。”
星耀立刻批示:“马上组织专家团队破译,优先应用于重灾区。”
然而就在同一天,前线传来警报——一支巡逻舰队在第九星域边缘探测到异常能量波动。
初步分析显示,信号频率与外星文明某类实验装置相似,但不在已知数据库中。
“是不是他们的遗留设备?”
烈风站在星图前皱眉。
“不清楚。”
星耀盯着闪烁的红点,“派侦察机靠近查看,保持距离,不要贸然接触。”
几天后,侦察机传回影像:一片漂浮的残骸群中,有一座半埋入陨石的设施,外壳刻着陌生符号。
内部似乎仍有微弱供能迹象。
与此同时,北辰星的一名建筑工人在清理废墟时失踪。
搜救队找到他的工具包,位置距离营地不到两公里,但周围没有任何足迹或挣扎痕迹。
当地驻军加强巡逻,却在夜间接到报告:有人看到一个模糊身影站在废弃粮仓顶上,静止不动,直到天亮才消失。
星耀收到消息后,沉默良久。
“通知所有重建站点,增加夜间值守人员。”
他对通讯官说,“另外,把最近三个月所有未归档的异常事件整理一遍,我要看原始记录。”
——
三个月后,银河多数星域已恢复基本秩序。
商船重新启航,市场开始交易,孩子们回到临时教室上课。
一些城市甚至举办了小型庆典,庆祝第一次战后新年。
第七区空间站全面恢复运作,成为物资中转枢纽。
工程队正着手拆除临时支架,换装永久性结构。
一名技术员在检查管道时,现一段内壁刻着歪斜的字迹:
“他们没走远。”
他拍下照片上报。
调查结果显示,这段管道在战争后期曾被外星部队短暂占领,但无人确认这是谁留下的。
另一边,第八区的生态实验室次实现本地蔬菜量产。
第一批收获被送往孤儿院,孩子们围着餐盘看了很久,才敢伸手去拿。
星耀去视察那天,一个小女孩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