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持续到深夜。
决策层意见分歧明显。
有人认为应立即派遣远征舰队查明情况,也有人主张封锁消息,避免引恐慌。
“我们现在最怕的不是敌人强大,”
星耀在总结时说,“而是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。
没有诉求的威胁,才是最难应对的。”
最终决定:扩大侦察网,启用沉睡多年的深空预警系统;同时秘密调动三支主力舰队向边境集结,以演习名义进行战备转移。
第二天清晨,星耀独自来到训练场。
一群新兵正在演练近身格斗,汗水滴落在金属地面上,出轻微的声响。
他看了一会儿,走向靶场。
一把老式脉冲枪躺在武器柜里。
这不是现役装备,是他早年从战场上带回的战利品,枪管上有几道划痕,曾救过他的命。
他取出枪,检查弹匣,装填,上膛。
第一子弹击中三百米外的移动靶心。
第二更快,第三几乎与第二同时命中同一位置。
烈风走过来,靠在门框边:“你还记得怎么打仗就好。”
“我没忘。”
星耀放下枪,“只是太久没用了。”
“现在用得上了。”
中午,伊莎贝拉再次传来消息:深空监测站捕捉到第二次信号爆,强度比上次高出四倍。
更关键的是,信号中夹杂了一段可解析的片段——一段重复的数字序列。
“。”
“这是坐标?”
烈风问。
“不是。”
伊莎贝拉摇头,“经过比对,这个数值与银河历法中的某个时间点吻合——三千二百年前,第一次远古战争爆的日期。”
星耀猛地抬头。
“他们在提醒我们。”
他说,“或者,在宣告什么。”
当天下午,星耀召集核心将领召开闭门会议。
他站在战术沙盘前,调出最新情报图谱。
“不管他们是谁,已经盯了我们很久。
我们的重建、我们的贸易路线、我们的军事部署,都在他们眼里。
现在他们开始传递信息,说明耐心快耗尽了。”
“我们要打吗?”
一位舰队指挥官问。
“不。”
星耀回答,“现在打,我们不了解对手。
但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——我们不是猎物。”
他下达三项命令:第一,重启“暗影计划”
,激活潜伏在各大星域的情报网络;第二,授权科研团队破译所有远古遗民遗留数据,寻找类似威胁的历史记录;第三,联络曾经敌对但如今中立的势力,提议临时安全协作机制。
“摩罗那边有回应吗?”
散会后,烈风低声问。
“他说要看条件。”
星耀冷笑,“不过他至少愿意谈了,说明他也感觉到了不对劲。”
夜晚,星耀回到私人舱室。
桌上放着一封纸质信件——伊莎贝拉坚持用古老方式传递绝密信息。
信纸上只有一行字:
“它们不是从外面来的。
它们一直在这里,只是现在才醒来。”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