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展示者脸色微变,但很快冷静下来:“这是我们最新优化的算法模型,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详细解释。”
星耀适时介入:“科学的进步,离不开质疑和讨论。
希望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彼此的成果,而不是急于否定。”
在他的引导下,争议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入的技术探讨。
---
第二天,交流进入了真正的核心阶段——思维碰撞与协作创新。
为了打破语言和专业壁垒,主办方特别安排了翻译系统和跨学科协调员。
许多原本互不相识的研究人员,在自由交流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一位研究生物神经网络的学者,与一名专攻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展开了一场关于“意识模拟”
的深度对话。
“如果我们能将生物神经结构的自我修复机制,融入到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块中,会不会创造出一种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体?”
那位学者提出设想。
“理论上可行,但需要解决数据处理量的问题。”
工程师回应,“也许我们可以结合你的神经模型和我的算法架构,尝试做一个原型。”
类似的对话不断在会场各处上演。
---
到了第三日,已有多个联合研究小组初步成型。
星耀亲自参与了几组讨论,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。
“这是我们的初步方案。”
一组由遗迹工程师和异星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,向星耀提交了一份关于新型防御系统的构想。
“我们参考了敌舰使用的隐形引擎原理,尝试开一种反制手段。”
工程师指着屏幕上的设计图,“通过干扰特定频段的能量波动,可以让隐形单位显形。”
“很好。”
星耀点头,“我批准你们组建专项实验室,所需设备和人员我会安排。”
“还有一个问题。”
物理学家补充道,“我们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,尤其是关于敌舰动力核心的具体参数。”
“这个可以解决。”
星耀看向伊莎贝拉,“尽快整理之前战斗中获取的数据,交给他们。”
---
最后一日,交流会迎来总结时刻。
星耀站在讲台上,身后是数十个临时成立的研究项目列表。
“短短几天时间,我们已经见证了多项潜在突破性技术的诞生。”
他环视全场,“但这只是开始。
未来,我们将定期举办这样的科技交流活动,建立一个开放、共享、协同的科研平台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坚定:“唯有科技,才是我们在这个乱世中立足的根本。
唯有合作,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。”
会场内爆出热烈的掌声。
---
夜色降临,星耀独自站在遗迹科技中心的露台上,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研究大楼。
“你觉得这次交流,真的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吗?”
伊莎贝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“至少,它播下了种子。”
星耀轻声道,“现在,就看它们能不能生根芽。”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