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耀独自站在遗迹主控塔的高台上,晨风轻拂,吹动他额前的碎,他目光深邃,望着远方天际线上缓缓升起的那一抹橙红晨曦,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尽收眼底。
昨夜的数据流依旧在他的终端上滚动着,那些闪烁的字符,似在诉说着未知的故事。
科技共享计划的第二阶段已经全面启动,各势力之间的技术交流逐渐趋于稳定。
然而,他清楚地知道,仅靠技术的流通还远远不够。
“人才才是根本。”
他对身旁的伊莎贝拉说道,语气沉稳,“我们不能只依赖现有的知识体系,必须培养属于自己的顶尖人才。”
她微微点头: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“建立一个跨势力的人才培养机制。”
星耀转身走向会议厅,“我们要把最优秀的人送到各个势力学习,同时也要让他们的使者来到这里,进行双向交流。”
当天下午,一场由遗迹高层主导的会议在指挥中心召开。
星耀正式宣布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方案:从各方势力中选拔出最具潜力的年轻人,送往不同阵营进行深度学习;同时,也邀请其他势力派遣代表前来遗迹,参与管理和科研工作。
这个决定在部分势力中引了争议。
有人担心自己的精英一旦离开,便不会再回来;也有人质疑这种交流是否真的能带来实际利益。
“这不是单方面的输送,而是互利共赢。”
星耀面对质疑毫不退缩,“我们会在每个学员身上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,并设立归队考核。
同时,所有完成交流任务的人才都将获得额外的资源支持和晋升机会。”
最终,在星耀的坚持与协调下,计划得以顺利推进。
数日后,批被选中的学员整装待。
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,有工程师、战术分析师、后勤专家,甚至还有年轻的外交官。
他们将分别前往外星种族、旧人类联盟、以及一些新兴科技城邦,学习最先进的知识。
送别仪式在遗迹广场举行。
烈风亲自为几位即将出的老战友送行,拍着他们的肩膀叮嘱道:“好好学,回来后咱们一起干大事。”
人群中,一位年轻女子低声问道:“如果那边比这里更好呢?我们还会回来吗?”
星耀走上前,目光坚定地看向所有人:“你们是来寻找答案的,不是来逃避选择的。
无论你们学到什么,看到什么,最终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。
但请记住——你们的根在这里。”
那名女子沉默片刻,郑重地点头。
与此同时,第一批来自各方势力的使者也陆续抵达遗迹。
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各自文明的知识,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。
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,遗迹方面安排了专门的文化培训课程,并指派联络员协助他们处理日常事务。
其中,一名来自深空联邦的使者引起了科研团队的注意。
他在登记时随身携带的一件物品,似乎并非普通的个人装备,而是一件罕见的能量共振装置。
伊莎贝拉在私下向星耀提及此事,两人决定暂时观察,暂不打草惊蛇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