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耀站在指挥舱的中央,目光紧盯着投影中的那块晶体影像。伊莎贝拉正坐在控制台前,手指飞快地在虚拟界面上滑动,身后几名科研人员围绕着数据终端低声讨论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专注的气息。
“能量波动稳定,结构完整。”她抬起头,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,“这块晶体不仅是一个能源核心,它还承载了某种信息编码系统。”
烈风靠在舱壁上,双臂交叉,皱眉道:“你是说,它不仅仅是个灯泡?”
“远不止。”伊莎贝拉没有理会他的调侃,继续说道,“它的内部构造和我们已知的任何存储介质都不一样,更像是……意识载体。”
星耀的眼神微微一凝:“你是说,它可能保存了某种记忆?”
“不是‘可能’。”她调出一段刚解析出的数据流,“这段信号里包含大量非线性逻辑结构,很像是一种古老的思维模式——如果我的推测没错,这颗晶体,可能是某个远古文明的‘意识残片’。”
舱内一片沉默。
“换句话说,”烈风打破寂静,“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,可能是它……自己播放出来的?”
“很有可能。”伊莎贝拉点头,“它在回应我们的存在。”
星耀缓缓走到控制台前,指尖轻触投影界面。画面一变,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号与图案,像是某种古老语言,又仿佛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被具象化。
“这些文献……必须尽快解读。”他沉声道。
“已经在进行了。”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插话,“但难度极高,很多符号在已知的语言体系中找不到对应项。”
星耀没有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。他知道,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时间,更需要耐心。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整个科研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地工作着。他们将晶体释放的信息分成多个部分,分别进行比对、分析、模拟。有人专注于符号破译,有人尝试构建语法模型,还有人试图从能量波动的角度寻找突破口。
终于,在一次偶然的数据重组中,一组符号突然呈现出清晰的逻辑脉络。
“等等!”一名女研究员猛然站起,“这部分……这段内容有重复出现的结构!”
所有人立刻围拢过去。
屏幕上,一串符号以特定频率反复出现,而在它们之间,夹杂着一幅幅图像:星辰诞生、文明崛起、战争爆发、世界崩塌……
“这不是简单的记录。”伊莎贝拉低声道,“这是……历史的循环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烈风皱眉。
“这些符号描述了一种周期性的宇宙事件。”她的声音有些发颤,“每一次文明达到巅峰,都会遭遇某种未知力量的干预,导致毁灭……然后重启。”
星耀的脸色沉了下来:“你是说,这个遗迹不仅仅是过去的见证者,它还是……某种机制的一部分?”
“是的。”伊莎贝拉深吸一口气,“它可能是一种‘观察者’装置,用来记录并引导文明的进程。”
“也就是说,”烈风的声音低沉下来,“我们现在看到的,是那些曾经强大到足以改变银河格局的文明,最终都被抹去的真相?”
舱内再次陷入沉默。
“那我们的文明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