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耀站在指挥台前,目光凝视着战术地图上那支陌生舰队的最后已知位置。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散去的紧张气息,警报虽已解除,但所有人的心仍悬在半空。伊莎贝拉站在他身旁,神情冷静却透着一丝忧虑。
“他们不是摩罗的人。”她低声重复,“也不是其他割据势力。”
星耀没有回应,只是缓缓闭了闭眼,再睁开时眼神已恢复平静。“传令各防御节点,保持战备状态。同时通知后勤部门,召开紧急资源筹备会议。”
命令迅速传达下去,几分钟后,核心军官和后勤主管陆续进入作战会议室。每个人都清楚,刚才的测试虽然成功,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会议室内灯光冷白,投影屏上滚动着前线部署的数据流。星耀坐在主位,双手交叠置于桌面,语气沉稳:“新型能量炮已经投入使用,但这只是第一步。我们无法预知敌人的规模与战术意图,必须确保在战斗爆发时,所有物资、能源、补给都能稳定供应。”
后勤主管雷恩是名经验丰富的中年军官,他推了推眼镜,翻开手中的文件:“将军,我们已经在进行资源调配预案的制定。目前的问题是——时间太紧,而需求量远超预期。”
“具体说。”星耀点头。
雷恩调出一份数据图谱:“以当前库存来看,高密度能量模块储备仅能满足前线三日高强度作战需求。若敌人持续施压,这个数字将迅速见底。此外,运输通道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,我们的主要补给线都在敌方可能渗透的区域。”
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。
“有没有替代方案?”烈风开口,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粗犷有力,“比如从盟友那里调拨?”
“我们已经联系过几个友好势力。”伊莎贝拉接过话头,“但他们的产能有限,且自身也面临资源压力。短期内能支援的数量微乎其微。”
星耀轻轻敲击桌面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那就把重点放在内部挖掘和效率优化上。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调配计划,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、责任单位以及应急预案。”
雷恩点头,随即展开详细说明:“我的团队正在拟定三项策略:第一,优先保障前线部队的能量弹药供给,暂停非必要区域的配额;第二,启动备用矿场和精炼站,提升原材料转化率;第三,建立多条备用运输路线,并安排武装护卫队护航。”
“很好。”星耀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需要你们在十二小时内提交完整的执行方案。每个小时都很关键。”
会议结束后,星耀留下了几名核心后勤官员,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。与此同时,工程部队已经开始对前线阵地的储存设施进行改造,以便容纳更多的能量模块和维修配件。
夜色渐深,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。技术人员在模拟系统中不断调整参数,试图预测敌军可能采取的行动模式。而在外围防线,第一批新型能量炮已完成部署,操作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校准测试。
第二天清晨,星耀亲自巡视了几个关键补给点。他看到士兵们正在搬运成箱的能量模块,工人们忙碌地检查运输舰的状态,工程师则在调试远程调度系统的稳定性。一切都井然有序,却又带着一种紧迫感。
回到指挥中心后,星耀召开了第二次协调会议。这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