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门传令。
宁俞见此安排,知其绝无私心,于是告辞返陈,回复卫侯。
宁俞:叔武真心愿奉迎主公归国就位,并无丝毫歹意。
歂犬在侧,见卫侯已信宁俞之言,便自思道:叔武愿迎卫侯还国,自是美事。
怎奈我屡次谗毁在前,若使其兄弟相见,岂不怪我欺谤之罪?罢也,有道是一不做,二不休;又道人不为己,诛地灭。
为求自保,休怪某心毒!
便思一计,又言于卫侯:恭喜主公,贺喜主公!
今番终可还归故国。
然人心隔肚,做事不知。
太叔虽与宁大夫约定迎请主公回国期限,焉知其不预作埋伏,以加害主公哉?
卫成公正在满心欢喜,闻听此言不由猛吃一惊,便似冷水浇头,便问:如此奈何?若依卿之所测,除非我终老簇,不归故国!
歂犬:不然。
臣有一计,可使主公安然返归,稳复君位。
卫侯:卿有何计?请道其详。
歂犬:臣之拙计,亦无甚高妙之处,只不过以出其不意,破其阴谋而已。
太叔武既与宁大夫约定六月辛未之期,则于此之前,绝无埋伏。
且其曾吩咐,无早无晚,无论何人,只要是主公所派,皆不许阻拦入城。
则为臣可以先期而往,前驱以进,替主公观察动静,探其吉凶。
此所谓出其不意,可必得安全入城也。
卫侯:妙计,妙计。
卿为寡人,忠诚难得。
命来日驾,离陈反卫,以歂犬为前驱,直入卫宫,以防埋伏危难。
宁俞自感不妥,上前奏道:太叔既与臣订期迎驾,国人尽知,必将准备欢迎礼仪。
今若主公先期而往,臣恐不仅国人生疑,亦违诸侯旋师返国之礼。
歂犬冷笑道:迎接主公归期,全是公与太叔私定,他人不得与闻。
今不欲主公提前还归,莫非其中,果有图谋我主之意乎?
宁俞见其话风不善,不敢复谏,于是奏请:主公既定明日便车驾,则臣亦请先行,以晓谕国中臣民,并安上下之心。
卫侯急于归国,欣然允之:卿便先行,与国人及朝中群臣,寡人先期而返,不过欲早见臣民一面,实无他故。
宁俞应诺,便即回府,打点车驾行囊,来日五鼓便校一个时辰之后,红日初升,歂犬已奉卫侯车驾出离陈国,继后向卫都进。
陈侯闻卫侯返国,赠以厚礼,并亲引众卿送至城外,杯酒饯别送行,然后返回。
卫侯登车驾,使歂犬引车两乘前驱。
歂犬心怀叵测,一路催促御人,全力奔驰。
宁俞先到卫都国门,见守门大夫长牂,告谕道:国君因闻可以返归,归心似箭,等不得辛未吉日,随后驾,即将至矣!
长牂且惊且喜:主公归来,何其也?大夫可先入城,报与太叔及元咺上卿,吾当大开城门,奉迎君侯车驾。
宁俞称是,才要驱车入城,公子歂犬率两乘前驱已至。
宁俞与长牂见之,齐吃一惊。
歂犬:不劳宁大夫驱驰,我亲往宫中报与太叔,准备迎接。
卫侯只在后面,旋踵便至。
尔等出城,列队相候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