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逃归。
若亮时升帐议事,先轸等将帅必不容我,一定派兵来追。
今大河拦路,是绝我也!
叹声未绝,忽见芦苇丛中驶出一艘渔船,伊伊呀呀,荡于中流。
船上渔翁扬声叫道:那岸上望水兴叹者,莫非崤山中失事之人乎?
孟明视心中一动,应声答道:我等正是秦将,渔翁幸渡我过河,必有重谢!
那渔翁便将舟船靠岸:某奉大夫公孙支所请,已在此相候数日,三位元帅下船。
三帅如同身在梦中,舍弃车马下船,渔翁绰楫而校未及中流,早见浊浪滔。
孟明视叹道:似此舟,如何渡此大水?未料我等不死于陆,分当死于水也!
渔翁不理其叹,循东岸由北而南,只顾摇橹。
未及半里,忽闻东岸辚辚车响,十数乘战车驰上河堤。
辆车上立有一将,抽剑前指,对船上叫道:某乃晋国大将阳处父也。
渔翁转来,将三员秦将送回岸上,赏赐千金;如若不然,立即射杀!
孟明视回望,见果是晋将阳处父,不由暗暗叫苦。
欲杀渔翁止其回船,三人却又不会驾舟,一时不知如何是好。
渔翁早猜透三人心思,低喝道:伏在舱中,休得乱动!
于是拼力摇橹,舟乘风破浪,直向下游冲去。
那渔翁煞是作怪,却在此险境之中,兀自一边腾出左手,自怀中摸出一只牛角,呜嘟嘟地吹动,响彻河面。
阳处父奉先轸之命,前来追杀秦国三帅。
因见车驾停于河堤,又见河边有一渔舟,故此先行喝喊,虚诈一声。
待停车河岸,见孟明视、白乙丙及西乞术皆在舟中,而那渔翁并不奉令,只顾摇橹下行,不由大怒。
阳处父厉喝:放箭!
军士闻命,将战车在堤上一字排开,摘弓搭矢,便向河中射去。
孟明视、白乙丙及西乞术听到弓弦响声,因手中并无寸铁,心知无幸,只得待死。
却见那渔翁将牛角纳入怀中,顺手掉起舟中竹篙,向身后拨打雕翎,便如脑后又生一双眼睛,箭矢纷纷落水。
右手兀自摇橹不辍,竟是一个绝顶武功高手。
阳处父见状,大吃一惊,心知有异。
遂向车右手中接过铜胎宝弓,搭箭在弦,向河中照了一照,便松右手。
只听吱地一声尖啸,声如鹤唳,向奔渔翁背心。
渔翁听到箭鸣,拼尽全力,将竹篙向后挥出,疾如闪电。
两下里撞个正着,竹篙登时从中折断,利箭插入渔翁后心,透其革甲,入肉三寸。
那渔翁闷哼一声,却不倒下,将全身重量压住船橹,稳立如山。
那渔船便如利箭,直向下游冲去。
阳处父再抽利箭将射,见渔船已在射程之外。
由是急令御者,沿岸疾追。
孟明视伏在舱中,眼见渔翁中箭,恐其舟覆,长声惊呼。
那渔夫忽睁开眼睛,厉声喝道:噤声!
孟明视偌大一个三军元帅,被他一声喝住,叫声顿止。
渔翁撮唇长啸,只听啸声响处,山河失色。
与此同时,沙洲之上忽有号角相应,与那啸声彼此相应,良久不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