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光见此,怫然不悦:卿以手擘鱼,尚能入于本王之口乎?
专诸:大王息怒。
此鱼腹之中,却有下至宝,臣恐其滑落,故以手擘之。
公子光大奇,将身往前一探:是何宝物?取出我看!
专诸声诺,忽自鱼口中握住剑柄,抽出匕,长身而起,扑向吴王。
时迟,那时快!
吴王僚正当踞坐,事出意外,将要起身相避,哪里来得及?专诸便借此一扑之势,将鱼肠短剑送入吴王前心。
吴王身上虽裹三层坚甲,当不得专诸手快力重,且手中所执乃是举世无匹宝剑,故此直贯重甲,透出背脊。
王僚大叫一声,登时气绝。
两侧侍卫力士闻声大惊,一拥而上,刀戟并举,将专诸剁做肉泥。
可叹无双孝义英雄,不二智勇好汉,就此身赴黄泉。
司马迁《史记》中所叙五大刺客,专诸是为位。
姬光当时隐身后园,听前厅扰乱喧嚷,知道大事已就,乃暗号,敲响云板。
伍子胥引死士躲在密室之中,闻听云板声响,便纵甲士杀出。
两下交斗,一边蓄谋已久,另一边毫无防备,只半个时辰,便将府中吴王部众全部剿灭,然后杀向王宫。
沿途所设军卫,难敌公子光府中死士勇猛,更难当伍子胥盖世武功,不一时俱被杀散,余者弃械投降。
伍子胥清扫战场,奉姬光升车入朝,聚集群臣,宣布王僚背约自立之罪,众卿无辞。
公子光于是即位吴王,命人收拾王僚尸,以诸侯之礼加以殡殓。
厚葬专诸,封其子专毅为上卿;封伍员为行人,待以客礼而不臣;市吏被离举荐伍员有功,升为大夫,其余功臣升赏有差。
吴王僚由此被刺而死,共在位十二年。
姬光十年磨剑,至此弑君篡位,自立吴王,终于得志,由是改名阖闾。
因担心庆忌在外,必要回来报仇夺位,遂自率大军屯于江上,以待其归。
公子庆忌,出身豪门,自幼习武,生神力过人,勇猛无畏,折熊扼虎,斗豹搏貆。
世人凡识之者,无不敬佩其卓绝武功,赞下无对。
庆忌为练骑射之能,常率领家甲私兵外出打猎,千乘万卒,校猎场面相当排场。
坐骑名曰虎奔,可越山峦峡谷,能穿瀑布溪流。
有次围猎,遇麋鹿、雌犀各一。
部将见而大惧:麋鹿善会腾云,雌犀最为凶狠,皆乃世之神兽,难猎之物。
公子不如撤围,休触神怒。
庆忌不信,乃催虎奔宝骏,疾如狂风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跳踏麋鹿,使其受缚;更下马徒手搏击雌犀,将其擒获。
举国猎手闻而敬佩,邻国力士亦都艳羡,皆来投靠门下。
吴王阖闾深知公子庆忌本事,故亲率精锐埋伏江边,欲待其归国时予以擒杀。
庆忌当时在卫国,联络诸侯,闻郢都惊变,匹马赶回,欲报父仇。
行至江畔,便入吴军埋伏,遭到围击。
庆忌不慌不忙,便即挥动长戟,催动战车,荡开重围,飞驰而去。
阖闾亦非凡俗之辈,依仗骑射功夫过人,更怕走了仇人之子,自后乘驾驷马追之。
追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