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夜醒来,忽思赵国使者形貌魁梧轩伟,不似人臣之相,辗转不寐。
明传旨,宣赵国使臣相见。
真赵招入见,拜于阙下。
秦昭王大惊,怒问:前日所见赵招,因何不来?你又是何人?
赵招:大王息怒。
大王前日所见赵招,实为我前赵王主父,因欲睹大王威容,故诈称下臣姓名相见。
秦王:则主父何在?请来一会可也。
赵招:因恐大王见怪,前日还至馆驿,便驰马而东,今已归国都邯郸矣。
秦王:主父欺吾太甚!
因思已然追之不及,由此以礼遣返赵招,此后心跳不宁数日。
赵主父改装易服,自为间谍,出使异国,并与秦王当面相会,此举可谓石破惊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与楚怀王被骗相见,大异其趣。
赵武灵王自秦还赵,复又向北出巡云中,又自代郡向西,间关万里,直至楼烦,方才收兵东还。
回到国内之后,筑城于灵寿以镇中山,名赵王城。
王后吴娃亦于肥乡筑城,号为夫人城。
便在赵主父巡视代地之时,楚怀王逃出咸阳,奔至赵国,使从人报至邯郸城内。
赵惠王闻楚怀王逃来至此,惊奇不置。
因与群臣计议,恐触秦王之怒,且主父远在代地,不敢自专,于是闭关不纳。
楚怀王无奈,只得南奔大梁。
未料未出百里,便被秦兵追及,复又押至咸阳。
怀王愤怒至甚,呕血斗余,病而薨,死在秦都。
秦王此时亦颇后悔,叹道:脑汁绞尽,空得恶名,何苦来哉!
于是下令收殓怀王尸身,遣使护送南下,归丧于楚。
楚人皆怜怀王为秦国所欺,客死外邦,齐出国都迎丧,无不痛哭,如丧考妣。
山东诸侯闻此事,皆都深恶秦昭王无道寡义,于是复为合纵,以摈秦国。
三闾大夫屈原悲痛怀王之死,复恨此事全由子兰、靳尚二人所误,乃向新君屡屡进谏,劝顷襄王近贤远佞,选将练兵,图雪怀王之耻。
靳尚闻此,立即还击,便向顷襄王进谄:熊平自谓不得重用,心怀怨望。
且每向人言,大王不报秦仇,是为不孝,子兰等不主伐秦,是为不忠。
顷襄王大怒,遂削屈原之职,放归田里。
屈原流放汩罗,每日行吟江畔,不修边幅。
屈原之姊熊媭已经远嫁他乡,闻兄弟被贬流放,乃归还娘家,在江畔访寻到胞弟。
熊媭:楚王不听弟言,心已尽矣,忧思何益?幸有田亩,何不力耕自食,以终余年?
屈原难违姊意,乃秉耒而耕,里人皆为助力。
熊媭居住月余,以为兄弟就此安贫乐道,不会复行偏激之举,于是殷切相嘱,然后离去,返回婆家。
熊媭去后三日,屈原弃其耒锄,仰长叹:楚事至此,吾不忍见宗室之亡灭!
乃至江畔,抱石自投汨罗而死。
其日乃是夏历五月五日,正当端午。
画外音:端字本义为正,午为郑端午,中正之意,午月午日午时,则为正中之正。
古人以干地支为载体,干承载道,地支承载地道,故设干地支,以契地人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