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袖,右匕刺其胸。
如此将军之仇得报,燕国之耻可消。
未知将军肯否?
樊於期脱袖露膊,扼腕近前:此我日夜切齿捶胸恨者。
今得闻教,幸也!
于是伏剑自杀,倒地身亡。
太子闻,驱车而至,伏尸大哭,悲伤至甚。
事已至此,不能挽回,于是收拾樊於期级,置于匣中,交付荆轲。
然后问道:今可赴秦乎?
荆轲:昔专诸刺僚,公子光赐以鱼肠之剑。
秦廷守卫,远愈吴王僚十倍。
敢请利刃!
太子丹允诺,越数日,寻得赵国徐夫人匕,以百金购之,命工匠淬以剧毒。
以死囚试之,血湿衣褛,无不立保于是命人整理行装,即遣荆轲上路,使秦武阳为副。
又过数日,仆从来报,荆轲仍旧留于馆驿,并未启校
太子疑之,由是亲来催请:其事急矣!
先生若不愿动身,请先遣秦武阳前往可也。
荆轲闻言大怒,呵斥道:今行此奇险之事,去而不能复返者,无用之辈耶!
今只凭一把匕,进入不可意料强暴之国,其事之难,不问可知。
某之所以停留不行者,是欲待故友同行,以为臂助也。
既太子嫌迟,又疑我惧死不行,臣请辞别可矣!
于是怀忿出。
太子未知其言真伪,只得佯作未闻,乃率一众门客宾朋,皆着白衣,头号戴白帽,前往送校行到易水之畔,祭过路神,就要上路。
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其节拍高歌,喉中出变徵之音,众宾客闻而泣下。
荆轲唱道: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
唱至末节,转为羽声,空中风云为之变色。
众宾客皆都瞪目悲和,个个怒冲冠。
荆轲歌罢,则率秦舞阳登车离去,始终不曾回顾一眼。
荆、秦二冉达咸阳,寻找馆驿住下。
荆轲先赍持价值千金重礼,优赠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,请其代为通融,要求拜见秦王。
蒙嘉得其重贿,乃向秦王进言:今燕王深惧大王威势,不敢出兵抗拒,愿举国以为大王臣民,尊我主为子。
并愿为秦国郡县,贡纳赋税,只求守其宗庙而已。
因不敢自来面陈,谨遣使者二人,以反贼樊於期级、督亢地图以献。
燕使在外求见,惟听大王吩咐。
秦王闻言大悦,乃具朝服,安排九宾大礼,命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。
荆轲闻准予接见,暗道:侥幸,是不灭燕国也!
遂亲捧樊於期头颅之盒,命秦武阳捧地图之匣随后,次序进宫。
到至殿前阶下,秦武阳见秦宫卫士威势赫赫,不由脸色大变,两股战战,十分害怕。
殿下秦国群臣及武士见其形状,皆感奇怪。
二人进殿叩拜秦王,秦舞阳已近瘫倒,便连秦王也感惊异,面露疑问之色。
荆轲回过头来,对秦武阳笑了一笑,乃向秦王谢罪道:此北方蛮夷之人,平生未见子之威,故此害怕。
望大王原谅休怪,下国外臣则深感恩。
秦王闻他得谦卑,甚觉得意,乃对荆轲道:既如此,寡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