响,回剑护身;又复一响,转身后刺。
只这四个动作,重复来去,再无任何花样。
演练半晌,费结罗将那乐器长吹一声,众军便恢复原状,仗剑护胸,静止不动。
不等子问,石显早就笑得打跌,问道:尔等便仗此阵法,所向无敌,势如破竹?你那姓费者,所吹奏乐器是为何物?
费结罗郑重答道:下各国之军,若非似大汉子军队好施诡计,皆必败于我罗马方块阵。
我所吹奏者并非乐器,乃是军令,号曰口哨是也。
汉元帝闻奏,实在笑不可抑,直从龙椅上直跌下来,被侍者扶起,兀自笑声不绝。
随侍众官,亦皆忍俊不禁。
甘延寿所派副将见子龙颜大悦,遂上前跪奏:启奏陛下,前番大战之时,郅支单于所筑城防,及其布置阵势,皆是此方块阵之罗马帝国风格。
汉元帝笑道:原来如此,怪不得,怪不得也。
传朕诏旨,尽赦罗马将士无罪,令在河西走廊永昌县境内,建筑骊革于城,以供罗马人居住生息。
费结罗闻命,与罗马诸将士罗拜于地,皆呼万岁。
汉军平灭郅支,甘延寿与陈汤引领得胜之师还朝,二人由此名声大噪,声闻下。
汉元帝闻报大军凯旋还京,亲率百官亲出皇城迎接犒师,京城百姓观者如堵。
犒师之后回宫,子诏命丞相众卿及有司,评定甘、陈二将此番征战功绩。
石显、匡衡联名上奏:甘延寿、陈汤擅自兴师,假托君命,幸不被诛杀而已;如再赐给爵位,分封土地,则以后凡奉命出使者,皆会争欲乘危侥幸,在蛮夷诸国滋生事端,为朝廷招致灾难。
此端绝不能开,臣启陛下明察。
汉元帝心虽赞许甘延寿、陈汤功绩,但却难以驳回匡衡、石显意见,因此不能议定。
原宗正刘向闻知,慨然上奏:
郅支单于背汉,监杀汉使,及官兵数以百计,损我大汉威望。
甘延寿、陈汤秉承圣旨,倚列祖神佑,统率百蛮,率城镇之国,出生入死,进入不毛,踏平康居,破其五城,拔歙侯帜,斩郅支单于级,悬旌于万里之外,远播威名于昆山之西,洗刷谷吉之耻,建卓越功勋,万夷畏服,无不震动。
呼韩邪单于见郅支被诛,向风慕义驱驰,稽拜归附,愿守北藩,历代称臣。
二将诛杀远叛,建千年功业,保万代平安,古之贤臣不过如此。
臣谓应予免罪不究,且宜尊宠封爵,以奖励有功。
冒死以闻,伏惟圣裁!
元帝览奏,喜而从之,遂下诏曰:匈奴郅支单于背礼弃义,扣杀汉使及官兵,朕未即征讨者,不欲兴师动众,劳动将帅,故暂隐忍未言。
今甘延寿、陈汤二卿,秉对朝廷忠心,乘此有利时机,联合属国,兴正义之师,伐无道之国。
虽擅自出动军队,假托君命往征,但托地祖宗佑护,终诛灭郅支单于,使大汉威得振于万里之外。
如此大功,不能免死之忧,罪在众卿固守成法,朕甚怜之!
敕命赦免甘延寿、陈汤矫诏之过,法外施恩,不予治罪。
卿等更宜叙论平灭郅支战功,对甘、陈二将封爵,随征将士赐赏。
公卿上奏:臣等以为,对甘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