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诏命捕捉马元义,逮送京师,将其车裂于洛阳。
大将军何进紧急组织人马,捕捉诛杀太平道信徒一千余人;又通知冀州太守刘焉,捕捉张角及其家人。
张角闻事已败露,星夜通知各方渠帅,号称“苍已死,黄当立,岁在甲子,下大吉”
,命令各方同时率众起兵。
于是八州各方大起,冲州撞府,杀进县衙,先将当地贪官抓获,纷纷杀了祭。
张角复令全国教众,皆头裹黄巾,以应黄之道,称之为黄巾军;又据《太平青领书》所谓“有治、有地治、有人治,三气极,然后歧行万物治也”
之,自称公将军。
其弟张宝、张梁紧随兄后,全力支持。
张宝自称地公将军,张梁称人公将军。
下百姓苦于官吏甚久,故此纷纷响应,或为信徒,或送粮送衣,迅展至近百万。
义军攻克城镇,烧毁官府,杀死贪赃官吏,将其财产分给百姓。
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,一闻义军到来,便如丧家之犬,大多逃之夭夭。
旬日之间,京师震动,下大乱,四方百姓头裹黄巾以从,抢州夺县,官军望风披靡。
各州告急文书报到京都洛阳,大将军何进着慌。
于是急忙进宫,奏请灵帝火下诏,遣中郎将卢植、皇甫嵩、朱隽,各领精兵征讨。
灵帝准奏,征调集各地精兵,给卢植、皇甫嵩、朱隽三人兵符,命令加紧训练,准备四处征剿。
并下诏旨:命大将军何进,率左右羽林五营兵士屯于都亭,整点武器,镇守京师;自函谷关、大谷、广城、伊阙、轘辕、旋门、孟津、平津等各京都关口,设置都尉驻防;命各州郡训练士兵、整点武器、召集义军,灭贼护国。
皇甫嵩奉诏,拜奏进谏:为尽快灭贼,要求解除党禁,使各率宗族家甲,为朝廷立功。
灵帝纳谏,于是大赦党人,还各自部下徙徒,并要求朝中公卿各捐马、弩。
党禁即解,各郡世家大族齐都踊跃,自备弓马,组织族中青壮筑垒自保,对抗黄巾。
卢植遂领副将宗员,率北军五校士前往冀州一带,与张角主力周旋;皇甫嵩及朱隽各领一军,控制五校、三河骑士,及募兵勇士共四万多人,讨伐颖川一带;朱隽又表奏旧日部下吴郡人孙坚为佐军司马,共讨南阳叛军。
岂料官军未及动,黄巾军已然成势,不可阻挡。
三月庚子日,黄巾军渠帅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,响应张角;四月,渠帅波才亦在颍川击败朱隽所领官军。
朱隽收拢散众,与皇甫嵩退守长社。
波才率领大军围城,汉军士气低落。
又有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汉太守赵谦,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,南北绵延数千里并起。
黄巾军由此而大盛,下震动。
大将军何进得知皇甫嵩被围,遂派议郎曹操率军救援。
援军尚未到达长社,气陡变,入夜之际忽起大风。
皇甫嵩见状心生一计,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,点燃黄巾军营寨周围杂草,大呼进攻,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。
皇甫嵩命擂鼓助战,亲带军冲入敌阵,黄巾军大乱,四处奔走。
曹操率京师援军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