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而来。
刘备与孔明在荆州广聚粮草,调练军马,忽闻鲁肃渡江来到,遂迎入府衙,落座献茶。
此番未待鲁肃开口,孔明先问:子敬远来,可是为了讨还荆州?
鲁肃惊问:先生何以知之?
孔明笑道:孙仲谋表奏我主为荆州牧,曹操将计就计,却又封周瑜为南郡刺史,程普为江夏太守。
此欲令我两家自相吞并,他好于中取事也。
此中奥妙,不但子敬晓得,公瑾也自深知。
子敬此来非为讨荆州,是来探问我主今后行止罢?
鲁肃大笑:壤孔明多智类妖,果然不虚。
那倒省我多此一问,即请明言。
刘备答道:前经赤壁一战,我两家虽胜,但若与曹操抗衡,尚有不能。
需进取西川,联巴蜀与吴越之地,据长江以拒曹操,尚保万安。
鲁肃惊问:如此来,皇叔有进取西川之意耶?
刘备:某在借荆州之时,便有兵进西川之意,但仔细想来,却于情理上有些不妥。
鲁肃:未知有何不妥?
刘备:那刘焉向任冀州刺史,与我同宗。
今若取其子刘璋城池,恐被外人唾骂;若要不取,还了荆州,何处安身?事出两难,还望子敬与公瑾为我谋之。
鲁肃听他得在理,便安慰道:皇叔即为我江东贵客,便是我半个主人,岂敢相逼?不如某回去与周都督商议,皇叔与孔明紧守荆襄,抵住曹操北来之兵,我江东兵替你去取西川。
若是得了西川,便赠予皇叔作为陪嫁,皇叔却交还荆州与我江东。
此计若何?
言犹未了,孔明早已鼓掌称善,刘备也转忧为喜,起身施礼相谢。
乃盛排筵宴,厚加款待,宾主尽欢。
酒宴已毕,礼送鲁肃下船,直到江边拱手而别。
镜头转换。
鲁肃未回南徐归报孙权,先到柴桑面见周瑜。
鲁肃入帐,具言借给皇叔荆州使拒曹操,并允替其攻取益州,以为陪嫁之事。
周瑜笑道:都子敬乃是实诚君子,不想也这般狠辣,用此一石二鸟之计。
鲁肃惊问:都督何如此我?
周瑜:休谓我不知,你这是以曹操拖住玄德,不使其与我争西川罢?待我取了西川,引得胜之兵顺江而下,则取荆州易如反掌,还拿甚么益州与其交换荆州,以作嫁资?子敬,休道你这老实人上了孔明之当,我谓是刘备与孔明,上了你鲁子敬大当也。
鲁肃原是一副忠厚老实面孔,又轻易不使诈计,未料此时被周瑜一语便即道破,不由惊奇万分,张大嘴巴合不拢来。
周瑜:既是如此,你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,默契至甚。
子敬也不必回南徐去见吴侯,再劳尊步辛苦一番,去荆州对刘备知。
孙刘两家既结为亲,便是一家,我这便起兵去替他取西川。
路过荆州之时,却问他索要钱粮,以供军需。
鲁肃大喜,便再往荆州,入见玄德、孔明:公瑾闻皇叔顾念同宗之情,甚是称赞皇叔盛德,遂与诸将商议,起兵替皇叔收川。
但军马经过荆州,却望接应钱粮,以供军需。
孔明听了,连忙点头:难得吴侯好心,周都督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