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相。
拜相已毕,细作来报:蜀主水军已出巫口,旱路军到秭归,大都督陆逊兵退百里。
孙权大惊,乃问文武群臣:蜀兵势大,当复如何?
言未毕,武卫都尉孙桓奋然而出,伏地奏道:臣愿率部下李异、谢旌,乞数万之众,助陆伯言以破蜀兵。
字幕:孙桓,字叔武。
其父俞河,因随孙策平定江东有功,赐姓孙。
孙权大喜,令点军五万,封孙桓为左都督,虎威将军朱然为右都督,克日起兵。
孙桓领命,引军屯于宜都界口,令朱然领水军结营江上,以拒蜀兵。
蜀将吴班探知孙桓在宜都下寨,飞奏汉帝。
刘备已到秭归,闻奏大怒:孤闻迫我弟关云长者,便有朱然、孙桓。
量此儿,安敢与朕相抗!
遂命关兴、张苞:引五千虎卫军,前去相助先锋吴班破担
二人拜辞刘备,即至宜都会合吴班,一同进兵,列成阵势。
孙桓听知蜀兵大至,合寨多起,引军出迎。
两阵对圆,令李异、谢旌出战。
交手不过十余合,关兴大喝一声,将李异一刀斩了;张苞抖擞精神,一矛刺死谢旌,孙桓大败。
吴班引张南、冯习驱兵掩杀,满山遍野皆是蜀兵,吴军四散奔走。
张南、冯习向主将献策:吴兵势败,正好乘虚劫寨。
吴班采纳二人之计,令关兴、张苞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,以当朱然水军上岸来救;当夜自引冯习、张南,分兵三路,直杀入孙桓寨郑
孙桓未及防备,吴兵大乱,寻路奔走。
朱然在江上见孙桓旱寨火起,遣部将崔禹领兵来救。
忽闻山谷中鼓声大震,关兴、张苞伏兵大起,两路夹攻。
崔禹左冲右突,终被张苞生擒。
吴国水军大败,残兵逃回江郑朱然听知危急,将船队往下水退走五六十里。
孙桓亦被吴班动了营寨,引领败军逃走,直至彝陵,坚守不出。
吴班等引蜀军追至,将彝陵城四面围定。
遣关兴、张苞押解崔禹,到秭归献捷。
刘备大喜,传旨将崔禹斩却,大赏三军。
自此威风震动,江南诸将无不胆寒。
吴王孙权闻孙桓兵败,令人求救,不由大惊,即召文武商议。
张昭奏道:江东旧将虽多物故,然尚有十余人在。
可命韩当为将,周泰为副,潘璋为先锋,甘宁为救应,以拒刘备。
孙权依奏,即吴王符节,遣使去各营征调诸将。
不数日诸将齐至,唯报甘宁患痢疾病重,已于上月亡故,未及报哀书至京。
孙权痛惜异常,遂命潘璋兼领甘宁部众。
韩当、周泰、潘璋三将辞了吴王,各引本部兵马起行,来彝陵相救孙桓。
刘备闻报吴主又援兵,引军直至猇亭,大会诸将,分军八路,水陆俱进。
韩当、周泰听知刘备御驾来征,抖擞精神,引兵出迎。
两阵对圆,见蜀营门旗开处,刘备自出,黄罗销金伞盖,左右白旌黄钺,金银旌节,前后围绕,威势赫赫。
韩当纵马上前,高声叫道:陛下今为蜀国之主,何自轻出?倘有疏虞,悔之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