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大惧,慌悚无地。
许褚见其有知错之意,遂抚慰道:大王与子陛下,同胞兄弟也。
今大位已定,有何事不可解者?臣非来擒大王,唯请大王回京面君请罪,还是亲兄弟也,望大王思之。
罢亦不怕他逃,自引军去了。
曹植大悔,乃率两个从人,微服回京。
行至长安,忽想起胞妹清河长公主嫁与夏侯楙,正居于此处,便至驸马府拜见,欲请妹子居中调停己与兄长曹丕之怨。
守门吏闻是雍丘王到此,不敢放入,请曹植先居馆驿,急使人快马至洛阳上报子。
曹丕览表,知三弟已奉旨东归,余怒稍息,但回书驳其所请,不令与清河公主相见。
圣旨到达长安,曹植知子怒甚,不敢羁留,只得逶迤往洛阳行来。
许褚回京上殿,奏报:雍丘王已然知错,伏地大哭。
时有宫女闻之,却听成“雍丘王伏地见诛”
,急入内宫,报于太后卞氏。
太后以为三子曹植被兄逼迫自杀,急令人将魏帝召进内宫,当面流涕指责:你今即为子,何太无情,必致诸弟于死地?
曹丕大惊,不得其解。
正在此时,内侍来报:雍丘王科头跣足,负刑跪阙请罪。
太后闻之,这才转悲为喜,知是虚惊一场。
于是曹丕升殿,令曹植进见。
及至见面,怒气又生,半不理曹植,亦不使其免礼平身,复着冠履。
曹植见兄长不宽恕,伏地泣涕不止,亦不敢开口请罪。
太后在内殿听得清楚,屡使宫女到殿角观看。
曹丕岂不知母亲之意?最终开颜息怒,诏令给曹植去除刑具,复着王服冠戴。
曹植痛悔感戴,即讨纸笔上谢罪疏,又写应诏诗,皆是一挥而就。
曹丕看了,见再无怨恨之情,遂嘉其词议,优诏答勉,使其返国就封。
画外音:后世所传曹植被兄长逼迫,写成七步诗,历史真相如此。
若论起魏文帝曹丕,可也算得仁厚之主。
曹植当初为了夺嗣,曾与杨修同谋,要害其兄性命;曹丕明知此事,称帝后却始终并无杀弟之心。
此为读史关键处,列位看官休被后世妄议者欺蒙。
曹丕处理完家事,又解钱粮之急,因趁刘备新丧,便下诏兴兵五路,来伐西蜀。
文帝诏旨:第一路军,令辽东鲜卑国王轲比能,起羌兵十万,从旱路取西平关。
第二路军,请蛮王孟获起兵十万,攻打益州、永昌、牂牁、越巂四郡,以击西川之南。
第三路军,遣使入吴修好,许以割地,令孙权起兵十万,攻两川峡口,径取涪城。
第四路军,命孟达起上庸兵十万,西攻汉郑第五路军,命大将军曹真提兵十万,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川。
前四路皆为客军声援,惟蹿五路军,乃是主攻人马。
镜头转换,蜀国细作探知魏帝兵五路,飞马报入成都。
蜀汉自后主刘禅继承大统,只管垂拱而治,凡是一应朝廷选法,钱粮、词讼等事,皆听诸葛丞相裁处,自己不去过问。
孔明上言: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,夏侯氏所生,年十七岁,可纳为正宫皇后。
后主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