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帝曹丕之孙,东海定王曹霖之子。
曹髦当日领受郭太后垂训,受登极大礼。
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,大赦下。
遂下诏命:假大将军司马师黄钺,入朝不趋,奏事不名,带剑上殿,如当年高祖武皇帝辅汉故事。
文武百官,各有封赐。
画外音:曹芳被废,早有先兆。
正始六年之时,曹芳一时心血来潮,曾令巧匠铸造一把宝剑,自此常常佩带,有一无故失踪,只有空海司马炎代魏称帝后,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。
晋泰始十年,曹芳病逝,终年四十三岁,谥号为厉公。
镜头转换,正元二年正月,淮南寿春。
曹芳被废,镇东将军毋丘俭闻而大怒。
于是联合扬州刺史文钦,兴兵讨伐司马师。
字幕:毋丘俭,字仲恭,河东闻喜人,父毋丘兴曾为武威太守。
文钦,字仲若,沛国谯县人,父文稷原为曹操部下骑将。
毋丘俭将文钦邀入后堂,设宴相待,席间流泪道:我等皆魏国忠臣,大将军曹爽门下。
今司马师专权废主,地反覆,安得不令人伤心耶!
文钦道:某前日见有彗星数十丈,跨过西北空,始于吴、楚分界,正应于寿春,此大吉之兆也。
都督若肯仗义讨贼,某愿舍死相助。
某子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,可为先锋。
毋丘俭大喜:公即愿相助,某再请镇南将军诸葛诞起兵为应,大事谐矣!
二人议罢,毋丘俭便即修书,遣人送呈诸葛诞,请召收豫州士民,共同讨伐司马师。
字幕:诸葛诞,字公休,琅琊郡阳都县人。
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,诸葛亮族弟。
诸葛诞览书大怒,道:某乃魏国忠臣,岂肯随叛逆之贼耶?
遂将信使杀死,并将毋丘俭之谋报于洛阳。
毋丘俭闻讯,见谋已泄,不得不反。
遂与文钦商议,令淮南将士皆入寿春城,立坛宰白马歃血为盟,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,诈称今奉郭太后密诏,仗义讨贼。
众将闻听太后有诏,信以为真,悦服二人之命。
毋丘俭于是檄下,揭司马师妄行废立、诛杀大臣之罪。
遂留老弱驻守寿春,得六万精兵,向西北挺进,直抵项城。
令文钦率本部军两万屯于外围,使为先锋巡守。
因恐军力不足,并将毋丘宗等四子送入东吴为质,请求吴主兵北伐,以为外援。
细作闻此,飞马报入洛阳。
司马师因左眼生瘤,命医官割之,连日在府养病。
忽接诸葛诞奏报,毋丘俭、文钦起兵造反,又闻淮南告急,乃蹶然而起,升厅聚将,商议讨伐之策。
司马昭:弟愿领兵,前往平叛。
司马师:毋丘俭乃积年宿将,两征高句丽,孤军而灭一国,我弟非其敌手。
某虽抱恙,然非自往,不可破贼!
弟可留守洛阳,总摄朝政,并筹军资,助我南征。
于是不顾兄弟及群臣谏阻,带病领兵东行,屯于汝阳。
安营扎寨已毕,分传将令:命镇东将军诸葛诞,总督豫州诸军,从安风津攻取寿春;征东将军胡遵领青州诸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