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用。
你回复罗公,为今之计,惟有献城投降,冀得活命。
使者见阎式口气强硬,知道再无用,只得回城复命。
罗尚见流民不肯让步,只得再遣李苾、费远等出城与战,却多次被李特击败,遂不敢再出。
罗尚一边大量设置工事,固守成都,一面准备退路,沿郫水长达七百里安扎营寨壁垒,与李特对峙;并向洛阳告急,又修书致梁州刺史及南夷校尉,求其兵来援。
李特率军围城,陷入旷日持久之境。
镜头转换,按下成都,再河西关陇。
因秦、雍二州刺史接受子司马伦诏令,逼勒流民复田归农,致命民怨沸腾,鲜卑族复叛,盗匪趁机四起,纵横州里,抢劫财物。
郡守刺史皆不能制,只得具奏入京,报于子。
司马伦览奏,问计于群臣:你众卿谁敢带兵出镇西凉,镇压鲜卑,平灭盗贼?
一言出口,只见班中走出一员武将,上前拜奏请旨:为臣愿请两万精兵,还我凉、雍之地平安,并为陛下永做西北屏障。
字幕:散骑常侍、征西军司张轨,字士彦,安定乌氏人,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第十七代孙。
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,父张温为太官令,母为陇西辛氏。
司马伦:张轨请缨,众卿以为如何?
孙秀出班奏道:张士彦实乃镇边辖远之才,望陛下用之。
司马伦大喜,于是诏令:准卿所奏。
命张轨出任护羌校尉、凉州刺史,使为三军总帅。
宋配、汜瑷为军师祭酒,率军两万,前往凉州。
张轨:臣领旨谢恩。
于是领命西行,不一日到任,扎下大营,立即出兵,与鲜卑领寇狼战于陇西。
寇狼率众出战,亲自上阵与张轨交手,战不十合,被张轨大喝一声,斩于马下。
寇狼部众溃逃,张轨追杀一百五十里,尽降其众。
张轨其后又纳军师汜瑷之计,马不停蹄,四处讨伐,剿灭河西盗匪。
连战数十阵,斩一万余,凉州乃平,于是张轨威名大显于雍凉,教化施行于河西。
张轨从此坐镇凉州,以宋配、汜瑷、阴充、阴澹为左右谋士,复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,建立学校,置崇文祭酒同于别驾,春秋两季选士。
凉州鲜卑之乱既平,奏捷至京,子大喜,大宴群臣。
闻子设宴,公卿王侯皆至。
惟当时齐王司马冏、河间王司马颙、成都王司马颖各拥重军霸占一方,不肯进京参与宴会。
孙秀见席间少了三王,心怀隐忧,上奏子:臣启陛下,三王权重难制,必为隐患。
司马伦:依卿之计,当如之何?
孙秀:陛下可遣心腹重臣,分至三王封国,任以要职,就便监视。
司马伦:依卿所奏,宴后即校
孙秀领诺,宴会次日便选拔自己亲戚党羽,以及司马伦旧部官员数十人,分派于三王封国,安插为其参佐之将及各郡之守。
诸官持节到任,三王大怒,于是各有反心。
齐王司马冏密召偏将军王义入内,与其密议:司马伦篡逆,重用佞臣孙秀,图害我宗室诸王。
某欲起兵讨之,以正车驾返宫,公有何良谋助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