者用重金贿赂石勒,约为兄弟。
石勒暂纳其贿,复遣使来南阳招降王如,寄书对其言道:穰城已被我攻取,侯脱亦率宛城以降,将军尚欲负隅顽抗耶?王如见石勒书中所言,恼恨侯脱背叛自己,便遣来使回报石勒:侯脱居心叵测,名为汉赵之臣,其实我兄之贼,并非真心与兄结盟。
弟深知其反复无常,尝与严嶷密议,要联手偷袭汉营,我兄应早为之备。
若兄先下手为强引兵袭之,弟必不往救。
石勒亦早恨侯脱轻易反复,但忌其与王如唇齿相依,相互求援,故不敢贸然进攻。
今见王如回书,不由大喜,连夜下令:全军来日四鼓造饭,五鼓起兵去攻宛城,迟则斩。
三军闻命无不凛遵,来晨尽宛城之下,四面围攻。
王如果然坐观其败,并不来救。
连围十二日,宛城粮尽,终至城破,石勒擒杀侯脱。
王如见石勒夺了宛城,知道无力以抗,只得遣使请降。
石勒便令王如为先锋,南渡汉水以攻襄阳。
王如即引本部兵抢掠沔汉,进逼襄阳。
晋征南将军山简闻贼大至,急令部将赵同驰援襄阳,据城迎击王如。
双方攻守奋战一年,王如军不退。
赵同智谋与军力皆不足以退敌,惟有加固城池防守。
便在此时,石勒在中原连战得胜,据河北以下河南,复战于江汉,声势大盛。
汉主刘渊闻报,知道已无南顾之忧,遂命刘聪与王弥兵出壶关,引军西向洛阳。
二将领命,引军西向,至于壶关,扎下营栅,派人叫关讨战。
守将见汉军势大,情知守关不住,亦不敢出关与抗,竟然不一矢弃城而去,引众退还洛阳。
并州刺史刘琨闻说汉军大至,急遣兵马来救壶关,晚了一步,王弥与刘聪已度关西去。
刘琨急报入京,怀帝览奏大惧,急召群臣会议,令大将军苟晞调兵拒之。
苟晞奉旨,出就公府大堂,连将令:遣河南内史王旷、将军施融二人引兵五万,往击汉军;檄令荆州南刺史王澄率军赶赴京都,自南翼阻击王弥;自带一军出洛阳东门,扎营城外三十里处,以待迎击匈奴北师。
镜头转换,三路大军出征,迎击汉军。
按下其他两路,先说王旷、施融二将奉令,先引五万精锐大军,东济黄河迎敌。
依王旷之意,便欲长驱而进,寻找刘聪主力约战。
施融谏道:将军不可。
胡虏骑兵勇悍,善于平野作战;今其乘险间出,我当阻水以守,依山势而拒,则可使其精骑无施其技,必能胜之。
王旷闻言大怒:胡寇已经入关,天子卧不安席,等我去救。
今大将军委我等击贼,某恨不得一战而擒,岂能固垒以待?我意决矣,公其勿阻!
于是驱兵急进,挥军逾越太行山,与汉军相遇于长平。
刘聪正行军间,见有敌兵来阻,喝令上前冲杀。
河南军日夜兼程而进,至此已是人困马乏,便如强弩之末,与汉军精骑果然一触即溃。
王旷等皆战死于乱军之中,败众尽降汉军。
河南一路援军至此全军覆没,按下不表;再说荆州援军,在刺史王澄引领之下,一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