阙,深恨刘隗、刁协误国。
刘隗、刁协率败兵回到台城,泣拜于阶下请罪。
司马睿此时犹自不忍见罪,流泪说道:王敦谋逆造反,起因皆在你二卿。
你二人趁其兵马未破台城,可引本部军离去,朕再添兵相助,逃离建康,自寻生路去罢,免遭其难。
二人于是泣别天子,各领军马家属,出城分道而行。
刁协逃至江乘,便被随从斩杀,将级送呈王敦大营。
刘隗逃回淮阴,却遭刘遐袭击,于是只得率领妻小亲信投奔后赵,官至太傅。
画牙音:王敦以“清君侧”
为号起兵,至此刁协伏诛、刘隗北逃,朝中所谓奸臣已除。
若论至此地步,王敦目的已达,理应退兵,但却拥兵屯驻石头城,不到台城朝见司马睿,反而纵兵四处劫掠。
建康由是大乱,台城官员、卫士尽皆逃散,只剩安东将军刘与两名侍中,随侍天子身侧。
司马睿无奈,只得遣使向王敦求和,下诏道:卿欲清君之侧,今刘隗、刁协皆逃奔外国去讫,公之所仇恨者尽除。
公若不忘本朝,于此息兵,则天下尚可共安。
如其不然,朕当还归琅琊以避贤路可也,朝中之事,任公所为。
王敦虽奉诏命,但大军犹不肯退。
司空王导知其本意,于是拜奏天子:陛下不须烦恼。
臣请诏加王敦重爵,并愿与公卿百官到石头城拜见王敦,说其罢兵,则必自退。
元帝从之,于是下诏:王敦等起兵,是为清除君侧奸佞,有功无罪。
诏命王敦为丞相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录尚书事、江州牧,封武昌郡公,食邑万户,以奖其功。
镜头转换,石头城中,金殿之上。
王导至石头城面见王敦,宣诏已毕,说道:朝廷诏兄罢兵,尚肯从否?
王敦见大权尽落己手,于是应之,大会诸臣,设宴庆贺。
因见戴渊在座,即问道:前日见公力敌我二员上将,真乃勇士也。
卿能全身而退者,莫非尚有余力未尽乎?
戴渊答道:岂敢有余,但恨力不足也。
王敦复问:孤今日之举,天下以为何如?
戴渊又答:见形者谓之逆,体诚者谓之忠,又何必言之。
王敦笑道:卿可谓能言者。
又问周顗:伯仁,何故负我?
周顗冷笑:公以戎车犯驾,下官不能卫护帝阙,致使王师奔败,是以此负公也!
王敦无言以对,暗自咬牙,深恨其言。
转头看到温峤,忽思皇太子司马绍勇而有谋,必对自己不利,遂欲诬以不孝之名,将其废黜。
于是正言厉色,质问温峤:皇太子以何德能,称此大位?
温峤抗声答道:太子钩深致远,盖非浅局所量。
以礼观之,可谓孝义双全。
在座众臣闻此答语,无不点头,暗自赞许。
王敦见此,恐再犯众怒,只得作罢,不再追究。
因忌戴渊、周顗素有人望,便欲杀之,便问弟王导:周顗、戴若思南北之望,当登三司,无所疑也?
王导因恨周顗当初不应自已请托之辞,于是不答。
王敦又问:若不登三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