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约北投后赵。
祖约率宗族及亲信数百人至于襄国,投降后赵天王石勒。
石勒令人将祖约安顿于京郊,但因鄙薄其为人,久久不愿接见。
祖约寄人篱下,无话可说,幸有资财,于是在京郊购宅置产,求田问舍,欲打点过几年田舍翁日子;只是心存不甘,惟盼赵王他日回心转意,复来召见重用。
当年九月,秦陇之地尽归后赵,羌酋姚弋仲亦向石虎请降。
石虎表奏姚弋仲为六夷左都督,又请将氐、羌民众十五万人迁至司、冀二州定居,石勒一一准奏。
自此,后赵便为江北第一大国,威并天下。
便在此时,远在边北河套之南兴起一国,便名河南国。
河南国国王名唤吐延雄,勇而多忌,动辄杀人。
在一次会见各族领酒宴之上,因为盛气凌人,激怒羌酋姜聪,以致姜聪怒抽佩剑,刺入吐延雄腹中,喋血满榻。
诸将见此大变,一齐上前,将姜聪砍为肉泥。
吐延雄自知重伤难保,不敢抽剑,急召部将纥扦埿,令其辅佐已子叶延,保据白兰。
嘱托已毕,即抽剑而死。
叶延既立,以《左传》载有“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”
之语,因其祖名吐谷浑,故而定其国名为“吐谷浑”
,其后子孙也皆以此为姓。
镜头闪回,补叙吐谷浑往事。
吐谷浑乃是鲜卑部酋长慕容涉归之子,慕容廆庶兄。
慕容涉归在世之时,曾分部落一千七百家,隶属吐谷浑管辖。
慕容涉归病卒,慕容廆嗣位,对庶兄甚为优待,视作一母同胞。
忽有一日,族人来报:吐谷浑部落马群侵入我部草场,以致两部马群相斗,死伤不少。
慕容廆闻此,便令人将庶兄唤至,劈面喝斥:先公当初与我两部分建疆域,牧场有别,各居其所,互不相侵。
兄奈何不令马群自相远离,而坐视其斗!
吐谷浑闻言大为不悦,负气答道:马为畜牲,好斗是其常性,何便迁怒于人!
贤弟若要乖别甚易,某当去汝于万里之外,此生再不相见。
说罢径回己帐,引其部众直往西行。
慕容廆大悔,急使人追劝其兄归还,吐谷浑终不复返。
依照鲜卑族习俗,谓长兄为“阿干”
,慕容廆追思兄长吐谷浑,遂作“阿干之歌”
,岁暮穷思,经常歌之。
西晋末年,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,就此定居下来。
其后部族不断扩展,统治今青海、甘南及四川西北羌、氐部落,建都立国。
因位居河套以南,故称河南国。
闪回结束。
及至吐谷浑之孙叶延承即父位,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。
镜头转换,复说后赵。
咸和三年,石勒自称赵天王,行皇帝事,以程遐为右仆射、领吏部尚书。
程遐进言:天下初定,陛下应明罚敕法,显示顺逆。
昔汉高祖斩丁公,赦季布,便是此意。
大王自起兵以来,褒忠诛逆,中外归心,惟江左叛臣祖约犹存我国。
近闻祖约在襄国大引宾客,又占夺陛下先人田里,地主多衔怨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