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孙伏都、刘铢带三千羯卒已至冉闵府宅,将要攻击。
冉闵下令大开府门,尽驱部众迎击。
战至天明,三千羯士尽被驱杀,不留一人;孙伏都与刘铢二人亦被冉闵所杀。
孙、刘二人既死,王简遂率甲士兵围住邺宫,来擒石鉴。
石鉴见状不妙,奔至御龙观中不出。
冉闵令人悬食以给皇帝左右,传檄于城中军民:羯贼纵暴戕害百姓,今将尽行谫灭。
国中军民,愿从我者留,不从者任其自行。
宣令内外六夷,敢携持兵仗者斩。
檄文既下,方圆百里赵人尽皆入城,胡羯之族斩关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,拥门而出。
冉闵、李农知道胡人难为己用,遂率赵人随后驱杀。
凡是胡、羯族人不分贵贱,无论男女老幼,尽皆斩之,旬日之间,伏尸二十余万。
其余屯守四方各镇羯胡,石闵亦传檄令,命各地汉人将帅驱兵杀之。
至有汉民高鼻多须被滥杀者,又不止十余万人。
赵国大乱,消息迅传至燕国。
慕容霸闻报,上书燕王慕容儁道:石虎穷凶极暴,为上天所弃,今余烬仅存,又自相鱼肉。
中国倒悬,若我大军一振,则其势必投戈弃甲而走,此天赐之机也。
慕容儁:我国新遭大丧,若于此时出兵,恐不利于军。
慕容霸:难得而易失者,时机也。
万一石氏复兴,或有豪杰据邺都以为资本,岂惟失此大利,亦且更为后患矣!
将军封奕、慕容根亦趁势奏道:夫用兵之道,敌强则用智,敌弱则用势。
今中国之民困于石氏之乱,人人咸思易主,以救汤火之灾,此千载一时,不可失也。
我宣王以来,招贤养民,务农训兵,正俟今日。
若复顾虑,岂天意未欲使海内平定,或大王不欲取天下耶?所谓天赐不受,反遭其咎,惟陛下酌之。
慕容儁意决,乃以慕容恪、慕容评、阳骛为三辅将军,慕容霸为前军都督,选举国精兵二十五万,讲武戒严,为进取之计。
复遣使分至凉州及建康,约会共同击赵。
西平公张重华览燕王檄文,回书从之;东晋朝廷却公议不止,久无回音。
三国间信使往来,早被谍报探知,报到邺都。
冉闵闻此,不由勃然大怒,不待西凉及东晋动,遂早举兵五万,先来伐燕。
慕容儁亲领大军二十万,南下相迎。
两军遇于凌水河畔,冉闵骑大宛马,持双刃长矛,奋勇当先,亲突敌阵。
赵国汉族军将无不以一当十,随后冲杀。
连战数阵,鲜卑燕军大败,二十万大军如同冰销瓦解。
此战惊天泣地,擒斩燕军七万余人,斩上将三十余级,焚烧粮台二十万斛,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。
经由此战,冉闵威震中原,天下闻名。
冉闵后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,又连续六次大战。
战以精骑三千夜破匈奴军营,追逐百里,斩三万;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;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,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;四战先败后胜,斩胡四万;五战以汉军六万,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;六战以两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