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沮渠蒙逊大喜,遂接受后秦封任。
镜头转换,按下西北,再说东南。
晋隆安四年,司马元显求领徐州刺史,加侍中、后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都督扬、豫、徐、兖、青、幽、冀、并、荆、江、司、雍、梁、益、交、广十六州诸军事,朝廷允之。
同年十二月戊寅日,彗星出现天津,司马元显以此请解录尚书事,但又加授尚书令。
吏部尚书车胤不满司马元显骄纵,于是去见司马道子,请其禁抑司马元显跋扈。
司马元显闻知,则问其父:翁近来与车胤何谋?
司马道子大怒道:你想幽禁老父,不欲我和朝士见面耶?
司马元显认为必是车胤离间其父子,于是使人谴责车胤,车胤恐惧自杀。
司马元显畏惧荆州刺史桓玄权重,派部将张法顺到京口联结刘牢之,共谋桓玄。
刘牢之面有迟疑之色,张法顺便即回报司马元显,谓刘牢之将有貮心,建议杀之。
元兴元年正月,司马元显升骠骑大将军、征讨大都督,都督十八州诸军事,加侍中、黄钺、班剑二十人,下诏讨伐桓玄,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。
张法顺建议司马元显逼刘牢之先杀桓谦,司马元显以战前诛杀大将不利拒绝。
心中却暗道:我欲借桓谦父桓冲在荆州名望,以桓谦代桓玄为荆州刺史,岂可杀之!
司马元显大军将,桓玄从兄骠骑长史桓石生派使者飞马告知桓玄。
桓玄大怒,决定顺江抵抗,更传檄京师,列举司马元显罪状。
二月丙午日,晋安帝在西池为司马元显饯行,及后司马元显登船,但迟迟未。
桓玄兵到浔阳,仍未见到朝廷军队,于是士气大壮。
庾楷欲为司马元显内应,被桓玄现图谋,将其囚禁。
朝廷派齐王司马柔之以驺虞幡传达旨意,诏命桓玄罢军,但被桓玄前锋所杀。
二月丁卯日,桓玄至姑孰,生俘司马尚之,司马休之弃城逃走。
前锋都督刘牢之恐击败桓玄后不容于司马元显,遂欲借桓玄之手除去司马元显,其后再伺机消灭桓玄,故此不肯出军。
安帝遂于三月遣使诣桓玄大营,宣布以桓玄为都督,讨伐司马元显。
桓玄领旨,引兵逼近建康,司马元显方欲出。
闻说桓玄已到新亭,随即弃船登岸,退屯于国子学堂。
方命众军在宣阳门外列阵,军中传言桓玄已到。
司马元显闻报大惧,乃欲领兵回归宫城。
桓玄挥军大至,部将拔刀大叫:降者不杀!
司马元显军队自溃,僚属皆散,唯余张法顺伴随。
司马元显入相府,向父亲问计,但司马道子只对其哭泣,不一言。
桓玄派毛泰收捕司马元显,缚于舫前数落其罪。
司马元显只得说道:某被王诞、张法顺所误,更无他言。
桓玄入京执掌朝政,将司马元显交付廷尉诛杀,并杀其六子,司马尚之、庾楷、张法顺、毛泰等皆被处死。
又指使御史杜竹林,以毒酒害死司马道子。
自此之后,东晋大权皆归桓玄。
镜头转换,按下江南华夏,复说河北诸胡。
正当桓玄挥师建康,入主朝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