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天应人和,时会并集,不可不进。
尚书刘洁、武京侯安原并出言道:二计皆非,臣等请求先伐北燕冯跋。
太武帝:崔浩之策是也,孤欲先伐夏国。
长孙嵩:彼若守城以逸待劳,大檀闻之乘虚入寇,此危道也。
太武帝大怒,令武士鞭辱长孙嵩。
继命司空奚斤率兵四万五千,往袭夏国蒲阪;宋兵将军周几率万人袭击陕城,以河东太守薛谨为向导;太武帝自平城引大军出,以为合后。
夏弘农太守曹达得知周几率军将至,不战而走。
魏军长驱直入,蒲阪、长安守将皆弃城出逃,奚斤引众进入长安。
秦雍氐羌见此,皆降北魏。
北凉主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惧魏兵势,亦先后遣使请附于魏。
始光四年正月,夏主赫连昌决定反击,遣平原公赫连定率众二万往攻长安。
太武帝闻报,即下令伐木于阴山,大造攻具,复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,又遣执金吾桓贷于君子津造桥,以备攻夏。
四月,司空奚斤与赫连定相持于长安。
太武帝起举国之兵与夏王决战,命司徒长孙翰为前驱,常山王拓跋素作后继,南阳王伏真率步兵运送攻具,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三千作候骑,充任前哨。
五月,太武帝留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,自率军从平城出,经君子津过黄河,至拔邻山筑城,留下辎重,以轻骑三万倍道先行。
诸将不解,谓孤军深入太过轻率。
太武帝笑道:夏见我仅有轻骑,意必懈怠,我军示弱诱之,再以死力与之决战,定可胜也。
太武帝千里奔袭,军至统万,距城五十里扎住。
乃下令分兵埋伏于深谷,以少数部众进抵城下诱战,夏主见城外军少,却不理会。
拓跋焘见诱战之计不灵,便自率二万轻骑前往。
到君子津时,适逢天寒冰结,于是踏冰渡河,直袭统万。
夏主赫连昌闻说魏主亲来,亲自出城迎战,却一触即败,狼狈退入城内,固守不出。
魏军在周围杀掠一番,获牛马十余万头以归。
同年夏,拓跋焘又率轻骑三万倍道先行,再扑统万。
兵临城下,拓跋焘重施故伎,先使老弱残兵绕城示弱,将精兵埋伏于深谷之间。
夏兵见魏兵不整,报与夏王,赫连昌便令出城迎战。
魏兵反身便逃,夏兵鼓噪追击。
追至魏军埋伏之处,忽天降大风雨,自统万城方向而来。
魏军逆风大惧,不敢出击。
黄门太监赵倪遂劝拓跋焘:主上虽是神机妙算,引敌入伏,奈天不助我,风雨方向正和我军相逆,冲杀时看不清敌兵。
且将士饥渴,不如陛下暂避,待来日再战。
太常卿崔浩怒叱:千里制胜,正是掩袭不意。
风雨突降,乃天助我也,何故避之!
拓跋焘闻言,大声叫道:崔公之言是也!
遂命击鼓,挥兵迎前。
混战之中,拓跋焘身中流箭,坐骑受伤倒地,险些为夏兵俘虏。
于是换马再战,亲手刺杀敌骑十余人,复杀夏国大将一名,夏兵由此大溃。
魏军乘胜追击,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