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皆弃其众,独自带领从骑逃跑。
陈庆之乃尽驱魏军散众,收缴散弃辎重以充荥阳储备,得牛马谷帛不可胜计。
在城中歇兵五日,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。
尔朱世隆不敢接战,弃城而逃,梁军遂俘魏东中郎将辛纂,继而进逼京师洛阳。
魏孝庄帝元子攸闻报虎牢关失守,大惊失色,见京中已无可用之兵,为避陈庆之锋芒,被迫撤出洛阳,逃至长子。
北海王元颢遂入洛阳,临淮王元彧、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出降。
元颢登临太极殿,改年号为建武,大赦天下,以陈庆之为侍中、车骑大将军,其余北魏旧部升赏有差。
不久上党王元天穆、王老生、李叔仁又率兵四万攻克大梁,并分遣王老生、费穆进据虎牢,刁宣、刁双兵入梁、宋。
陈庆之闻知,率军东出洛阳掩袭,兵锋所到之处,魏军复不堪一击,望风皆降。
元天穆为陈庆之所逼,打算北渡黄河,便对行台郎中、济阴人温子说道:公想去洛阳,还是随我北渡黄河?
温子答道:今因虎牢失守,天子才如此窘迫。
元颢新来,民心未定,明公如去攻击,定会成功。
平定京邑之后,再奉迎皇帝大驾,此乃齐桓、晋文之举也!
大王舍此不为,却要北渡黄河,臣窃为惜之。
元天穆深以为然,但不能采纳,于是率军渡河,以避陈庆之兵锋。
费穆攻虎牢即克,忽闻此信,以为再无后继之力,遂向陈庆之投降。
陈庆之进击大梁及梁国,复攻占之。
陈庆之以七千之众,从铚县直至洛阳,前后作战四十七次,攻城三十二座,无不皆克,所向无敌。
因其与部下皆穿白袍,洛阳城中童谣故曰: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
杨椿当时在洛阳,弟杨顺为冀州刺史,侄杨侃为北中郎将,皆跟随孝庄帝流亡河北。
元颢忌恨杨椿,但惧其家世显赫,担心失去众望,故未敢杀之。
有人劝说杨椿:今洛阳陷于北海王之手,公为其素日所忌,尚留洛阳,危乎殆哉!
杨椿说道:我家老小百口,能逃到何处?只有听天由命罢了。
元颢后军都督侯暄镇守睢阳以为后援,北魏行台崔孝芬、大都督刁宣闻知,率军急前往睢阳,包围侯暄,昼夜猛攻。
戊寅日,侯暄突围逃走,被北魏军擒杀。
元颢未知退路已绝,尚命黄门郎起草檄书给孝庄帝:朕泣恳梁朝兵,誓在向尔朱荣问罪。
我所获民土,皆取自尔朱荣,本不属卿所有。
今如上天助我成功,则大魏可再次中兴;若不能,则对尔朱荣谓福,于卿为祸。
卿若率众归降,荣华富贵可保,仍不失封王之位。
写罢檄书,却不知孝庄帝何在,于是遍中原诸郡。
齐州刺史、沛郡王元欣接到元颢手诏,召集文武官员商议:北海王和长乐王皆为皇室近亲,皇位并未落入外人之手。
孤欲接受元颢诏敕,诸位认为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