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,使我父子不和?
杜正伦愧不能答。
太宗遂将其贬为谷州刺史,又左授交州都督。
岁末太宗驾幸洛阳,命太子监国,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摄太子少师,又命三品以上嫡子,皆出仕东宫。
太子监国之际,詹事于志宁一如既往,每事上书切谏,喋喋不休。
太子不胜其烦,转为大怒,便遣刺客张师政、纥干承基,前往刺杀于志宁。
二人潜入于志宁府第,见其在家中寝处苫块,正为母亲守制,竟不忍杀而止。
太子又因张玄素上书之故,致使男宠太常乐人被父皇所杀,为此数月不朝,并屡次派人前往刺杀张玄素。
然而不知何因,刺客数次皆未得下手。
太宗风闻此事,虽然大怒,但亦未曾动过废立太子之念,反命重臣魏徵为太子太师,以期纠正其狂悖之行。
镜头转换,按下京城,复说四夷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字幕:高昌灭国之后,西突厥为大唐国力所慑,沙钵罗叶护数次遣使入贡。
贞观十五年秋七月,甲戌日,太宗李世民诏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节,即其所号立为叶护可汗,并赐以鼓纛。
同时又命使者多赍金帛,遍历西域诸国求购良马。
魏徵阻谏道:突厥可汗之位未定而先市马,彼突厥人必以为陛下志在市马,反以册立可汗为名耳。
如此即使叶护可汗得立,亦荷我大唐天子恩德必浅;若不得立,为怨实深。
诸国闻之,亦必轻视我中国。
市或不得,得亦非美。
苟能使彼安宁,则诸国之马,不求自至矣。
太宗闻奏,欣然从之。
其后未久,北庭乙毘咄陆可汗与南庭沙钵罗叶护互相攻伐。
乙毘咄陆可汗军势强大,西域诸国多来归附,乙毘咄陆便使石国吐屯攻击沙钵罗叶护,擒归杀之。
唐太宗闻报,遂谓魏徵:前若不听卿言,非但良马不得入朝,且必复燃西域战火矣。
字幕:同年秋七月,李世民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。
陈大德初入高丽国境,欲知其山川风俗,于是所至城邑,皆以天朝绫绮遗其城守,并说道:吾雅好山水,此地若有险胜之处,愿请导为观之。
城守因得其绢皆喜,遂使人导之游历,无所不至。
往往于山野中得见中国遗民,与其相谈,则自云:家在某郡,隋末从军,没于高丽,与高丽人错居于此,殆将半其民矣。
因问中土亲戚存没,陈大德复又慰劝道:丰衣足食,皆都无恙。
数日后,隋人望唐使而哭者遍于郊野。
陈大德归还洛阳,言于天子:高丽国闻高昌亡而大惧,馆候之勤,加于常数。
太宗闻奏,便有征高丽之意,因对侍臣道:高丽只四郡之地,吾卒数万以攻辽东,彼必倾国救之。
别遣舟师出东莱,自海道趋平壤,水陆合势,取之不难。
侍臣看出天子心意,于是问道:陛下欲征辽东,不记隋炀帝前车之鉴耶?
太宗答道:时移事异,非你等能所知也。
今天下一统,四海晏平,朕有二喜一惧。
比年丰稔,长安斗粟直三、四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