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楚,由是咬牙切齿深恨,命同党大造蜚语构陷韦安石,欲收其入狱按之,幸赖郭元振救之得免。
公主又尝邀截诸宰相于光范门内,说以易置东宫之事,众宰皆惊。
宋璟抗言道:太子有大功于天下,真宗庙社稷之主,公主奈何忽有此议!
于是已知公主之谋,遂同姚崇一起入宫,密奏睿宗:宋王成器乃陛下长子,豳王守礼是高宗长孙,太平公主挑拨其间,将使太子不安。
臣等建议,须将宋王、豳王出为刺史,使太子胞弟岐王隆范、薛王隆业掌左、右率;将太平公主及武攸暨置于东都,方保太子安全。
睿宗:朕无兄弟,唯有太平一妹,岂可远置东都!
至于诸王之论,可照卿意安排。
于是诏以宋王成器为同州刺史,豳王守礼为豳州刺史,岐王隆范为左卫率,薛王隆业为右卫率,太平公主及驸马武攸暨流放蒲州安置。
正月末,睿宗谓侍臣道:占卜者言五天内将有急兵入宫,卿等当为朕作好防备。
宰相张说奏道:此乃离间陛下与太子之言,陛下可使太子监国,则谣言自息。
姚崇赞道:张说所言,社稷之福也。
睿宗从之,即命太子监国。
太平公主闻而大怒,痛责太子听信大臣,贬逐嫡亲姑母。
太子恐姚、宋二相被承母所害,只得将宋璟与姚崇贬出京师,任楚、申二州刺史。
又取消宋、豳二王外出刺史之命,但保留太子监国,及将太平公主往蒲州安置之命不变。
仅此以退为进之策,便显鬼谷掌门纵横风范。
二月丁丑,睿宗诏命太子监国,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,并听太子处分。
参知机务刘幽求罢为户部尚书,以太子少保韦安石为侍中。
韦安石与李日知代姚、宋二人为政,自是纲纪紊乱,复如景龙之世。
以左、右万骑与左右羽林为北门四军,使葛福顺等人为将统之。
夏四月,睿宗诏以宋王李成器为太子宾客,韦安石为中书令,并召诸宰相议道:朕素怀澹泊,不以万乘为贵,曩为皇嗣,又为皇太弟,皆辞不处。
今欲传位太子,何如?
群臣不知天子真实心意,一时莫对。
太子李隆基叩拜固辞,殿中侍御史和逢尧阿附太平公主,亦表示反对,此议乃止。
李隆基知道太平一党必然不肯罢休,便奏请仍要让太子位给宋王李成器,更请召太平公主还京。
睿宗准许公主还京,但不许其辞让太子之请。
睿宗有十一女,西城与隆昌二女皆愿入山修道。
上命乃以西城为金仙公主,隆昌为玉真公主,各于长安造金仙、玉真二观。
因而逼夺民居,费用数百万之巨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又有僧慧范仗恃太平公主之势,侵夺民产,以致众议汹汹。
御史大夫薛谦光与殿中侍御史慕容珣闻之,上奏弹劾恝慧范种种不法。
太平公主既已还京,闻此大怒,便即诉于皇帝,贬出薛谦光为岐州刺史。
其后未久,又因韦安石不趋附自己,便明升暗降,崇以虚名,实去其权。
更以同党窦怀贞为侍中,并命其每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