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状。
叛军一见大惊,不懂此是何等阵法,便不管三七二十一,只顾顺着风势,扬尘纵火。
老牛怕火乃是天性,于是也二话不讲,回头就跑,冲向自家阵中。
结果唐军大败,战场上人畜相互踩踏,死伤多达四万余众,仅有数千人逃出。
二十三日,后续大军兼程而至,领军主将杨希文至大帐参见元帅,请恕迟到之罪。
房琯雄心复起,欲报前日大败之仇,更雪丧师受辱之恨,怎顾得兵士远来疲惫,更不思志气低迷。
遂又率南军与叛军仓促交战,再次大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南军及中军主将杨希文、刘悊相互商量,自觉跟着这样草包主帅作战毫无胜算,不知何时丧身战场,于是干脆率引残部,投降叛军。
房琯至此便似孙悟空失了金箍棒一般,手中再无可舞弄之兵,只得光身逃回灵武行在,向唐肃宗肉袒请罪。
唐肃宗长叹一声:先生如此大才,却使去舞枪弄棒,实乃寡人之过也。
也更兼那些牛儿不听指挥,非干卿事。
于是饶恕房琯罪责,待之如前,命其招集散溃士兵,再图进取。
经此一战,东宫禁军及朝廷军马折损大半,已经毫无战力。
唐肃宗由此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本,开始抬头仰视各路节度使眼色行事。
此时叛军已经进入关中,留守长安之京兆尹崔光远不一矢,便向叛军献城投降。
安禄山遂派心腹孙孝哲带兵进入长安,并命上将崔乾佑率军北上攻取河东。
崔乾佑迅扫荡河东诸郡,复遣大将阿史那从礼乘胜追击,并率同罗、仆骨五千骑兵,复引诱河曲九府、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,逼近灵州唐肃宗行在。
李亨大惊,急遣使求救于大帅郭子仪。
郭子仪问明咸阳战况,一边大骂房琯祖宗八代,一面与回纥领葛逻支联手,自背后进击燕军。
于是在灵武之东一战而胜,俘虏叛军数万,牛羊无数。
此战力挽狂澜于既倒,河曲之地终得平定。
字幕:西元七五七年,唐至德二年,正月五日。
大燕国军师严庄因不堪忍受安禄山脾气暴躁,对自己动辄鞭棍抽打,遂与太子安庆绪、宦官李猪儿合谋弑主,奋然杀死安禄山,并拥立安庆绪称帝。
叛军经此大变,于是诸将之间各不统属,战力剧减,大燕亦由此转向衰落。
镜头闪回,便说燕国宫变始末。
安禄山原本患有眼疾,自起兵以来,只因战阵辛劳,备光映照,以至视力渐渐减退。
至攻下洛阳后便双目失明,不能见物。
除此之外,安?山同时却又患有疽病,痛苦不堪。
一来二去,则性情变得格外暴躁,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,非打即骂。
稍有过失,便行杀戮。
安禄山称帝后,因双目失明常居深宫,凡有军政要事,都通过国师严庄转达。
严庄虽受亲重,也时而不免遭受安禄山鞭挞,由此心怀怨恨。
又有贴身宦官李猪儿,因随侍内宫,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,由此挨打最多,怨气更大。
更兼皇帝喜怒无常,不知何时便被诛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