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骂杨国忠误国,只恨自己官小职微,不能杀敌报国。
此时接到知府杨万石劝降檄文,如何不气?于是骂走信使,复率县中吏民,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,然后出布告,宣布起兵,对抗燕军。
县中百姓鼎沸,一日间响应者便有千余人众。
此时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,河南都知兵马使,统合河南兵马,抗击安禄山叛军。
又有单父县尉贾贲、阆州刺史璇之子等领兵而起,遥尊吴王旗号,对宋州展开反攻。
燕将张通晤孤军无援,遂败走襄邑,被顿丘令卢韺所杀。
贾贲便领兵至于真源县,与张巡会合,共得两千余兵,商议恢复中原,先夺雍丘。
当时雍丘县令乃是令狐潮,早举全县投降燕军。
闻张通晤兵败襄邑,遂率兵向东驰援。
军至襄邑之时,方知张通晤已死。
令狐潮遂击败唐军,俘虏百余官兵以归,皆命囚于雍丘。
燕军大将李庭望南来,令狐潮前去朝见,唐军俘虏便趁机越狱,杀守斩关,迎接贾贲、张巡进入雍丘。
其后未久,安禄山攻克潼关,唐明皇玄宗西狩,叛军声势涨天。
唐肃宗至德元年二月,令狐潮又率燕军一万五千,意图夺回雍丘,杀死贾贲、张巡,以报前番夺城之恨,同时为燕国建立战功。
当时雍丘城内,唐军总共不过三千余人。
贾贲闻报,遂请张巡守城,自己奋勇出城交战。
因兵力悬殊不敌,最终兵败而死。
张巡在城上看到,不由目眦尽裂,遂开城来救,驰骑决战。
从早至晚,张巡身上被创无数,但仍奋然力战,直到敌人恐惧而退。
张巡带伤回城,积极整顿防备,全城军民遂推张巡为主将,兼领贾贲所部。
张巡为便于号召诸郡,共抗燕兵,遂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,奉吴王李祗为河南兵马大元帅,自任先锋使之职。
自此张巡便以雍丘为治所基地,指挥带领诸县军民,先后击退燕军多次攻击,累计杀敌近万人,拖住数万燕军在此,使其不能南下半步。
而十数阵下来,城内唐兵也死伤一千余人,损折近半。
令狐潮无计可施,只得退兵。
张巡抗敌事迹终为吴王李祗闻之,于是表奏肃宗,举荐张巡为河南巡院经略,自此名正言顺,可以调动河南诸郡共抗叛军。
但燕军在河北及关东一带势力正盛,唐军勤王之师未集,中原有何兵力调配?说不得只是凭依孤城,独自抗敌而已。
至德二年三月,令狐潮会同燕将李怀仙、杨朝宗、谢元同等,率大兵四万余人蜂拥而来,志在必得,企图一举攻下雍丘。
人上一万,无边无沿。
雍丘吏民闻说令狐潮引四万燕军大举来攻,而城内仅有两千守军,无不大为恐惧。
张巡浑然不惧,乃升厅聚将,当众分析道:敌军主将令狐潮原是本县之主,自然深知我城中虚实。
但亦正因其知我城中虚实,则必有轻我之心,自谓万无一失,不复为备。
而敌军远来,又不复为备,取败之道也。
我可出其不意,趁其立足未稳出城袭之,敌可惊而溃。
乘胜逐而击之,则敌势必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