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家。他的身边,围着兵工厂所有最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。
“各位,请看这里。”伊藤用镊子,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涡轮叶片,声音里充满了敬畏,“这种材料,不是我们目前能冶炼出来的任何一种合金。它的强度、韧性,还有耐高温的特性,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还有这个,”他又指向一个结构复杂的燃油泵,“它的加工精度,是以‘微米’为单位计算的。我们最好的机床,误差都比它大上百倍。”
现实,是冰冷而残酷的。
这台发动机,就像一个来自更高文明的“天外来客”,用它每一个无可挑剔的细节,向根据地的工程师们,展示着他们与世界顶尖工业水平之间,那道如同天堑般的巨大鸿沟。
车间里,陷入了一片压抑的沉默。
“我们……真的能造出这种东西吗?”一个年轻的工程师,喃喃自語,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。
“现在,不能。”
一个沉稳的声音,从人群后传来。张合不知何时,已经站到了他们身后。
他走到那台被分解的发动机前,拿起一个活塞,在手里掂了掂。
“但是,我们不能,不代表我们的后人,不能。”
他看着在场的所有人,眼神明亮而坚定。
“我把这台发动机拆开,不是为了让你们现在就仿制它。我是要把它,当成我们的第一个、也是最好的老师。”
“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去‘制造’,而是去‘学习’。把它的每一个零件,都给我画成最标准的工程图纸。把它的每一种材料,都给我分析出最详细的化学成分。把它的每一个工作原理,都给我写成最通俗易懂的教科书。”
“这些图纸,这些数据,这些教科书,”张合的声音,变得高昂起来,“就是我们‘太行工业大学’,航空动力系的第一批教材!就是我们华夏航空工业,未来的第一块基石!”
“我不要你们,给我一个奇迹。我要你们,给我一个,可以让我们去创造奇迹的……开始!”
这番话,如同一道电流,瞬间击穿了所有人心中的迷茫和挫败。
是的,他们现在造不出来。
但是,他们可以学。
他们可以,为那些将要踏入“太行工业大学”校门的、更年轻、更聪明的孩子们,铺好第一块路,点亮第一盏灯。
一种沉甸甸的、关乎未来的历史使命感,在每个工程师的心中,油然而生。
车间里,再次恢复了忙碌。但这一次,气氛不再压抑,而是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而在车间的另一头,一个相对简陋的木工房里。
另一个“飞马”计划的分支项目,正在悄然进行。
张合知道,直接造飞机不现实,但他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——制造滑翔机。
他们缴获过日军的军用滑翔机残骸。兵工厂的工人们,正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,用根据地里最常见的榆木和帆布,尝试着,复制和制造机翼和机身骨架。
张合的目标很明确:先解决“飞”的问题,再解决“动力”的问题。
他要用这些滑翔机,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