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隆元年,六月初四。
泽州城南外,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正在上演!
“咚咚咚咚咚——!”
“冲啊!!!”
伴隨著密集而急促的鼓声,方阵最前列的虎捷军纷纷收起盾牌,紧握长枪,冲向敌方阵营。
经过几轮挺枪加上骑兵对冲,叛军的骑军主力已溃不成兵,眼下已不需要以櫓盾为墙,他们要做的,就是遵循金鼓號令,破阵衝锋!
“杀啊!拿人头赏的时候到了!!”
“哈哈,老子这一次定要斩他一级!换两匹绢给我娘们,添件新衣!”
“瞧你那出息,要我就换两贯钱,去勾栏瀟洒一番哈哈哈!”
看著节节败退的叛军,陈铁牛队里的十人顿时兴奋起来,提著长枪就冲了上去!
按照军法,凡战,同队五人相保,首功共验,若一人谎报,其余四人连坐受罚。
所以即使陷阵衝锋,也是以小队为单位集体衝杀,而非单兵作战。
陈铁牛左手盾牌一丟,一槊当先,手中步槊横扫,瞬间將两名溃逃叛军的首级割下,小刀一划,割下左耳后看也不看的装进腰侧馘袋。
这馘袋是每一个上战场的士卒都会佩戴之物,作用只有一个。
装敌人首级!以待验功!
若作战时战况激烈,则以左耳代首,若战况焦灼,不便割耳,则可依靠同队互证及战场遗物,仍可记功,不过如此一来,便会大打折扣。
“好你一个铁牛!这一战你算是捞著了!”队正半羡慕半开打趣的大笑道。
要知道,在战场上斩首,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。
斩首五级,便可提为队正(十夫长),亦或换钱十贯,绢十匹,单战斩首十级,更是可破格提拔为都头(百夫长)!
敌方也是人,刀剑无眼,不会站在那让你砍,故而每斩一个首级,都需要冒著生命之险!
也就陈铁牛力气本就大,再加上步槊沉重,每一击都带著千钧之力,普通叛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。
而赵匡胤之所以提拔陈守义为內殿直都知,也是有著陈守义斩首三十二级战功的缘故。
“嘿嘿……”
陈铁牛憨憨一笑,看了看腰侧的馘袋,里面已经装了三只左耳。
还不够!他想要更多!
“队正!有机会!夺马!”他瞅著敌军右翼溃散的一队骑兵,当即眼前一亮,大声喝道。
队正瞬间明白陈铁牛的意思,当即带著眾人迅速向右侧切去。
战马一匹,夺之赏十贯!
“咻——!”
就在这时,一道箭矢几乎擦著陈铁牛的头皮破空而去,直射入敌方一名骑军的胸膛。
陈铁牛不用回头,也知道这是谁干的。
“好箭术!还得是赵英!”有人讚嘆道。
赵英昂了昂下巴,挑衅似得冲陈铁牛投过去一个眼神。
陈铁牛没搭理他,不过心里確实升起几分敬佩,这赵英虽比武比不过他,但这一手箭术却已在军中小有名气。
“先衝出去!”
叛军阵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