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你是朕,遇到这等事,你会如何”
陈守义闻言,头垂的更低了,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作答。
这可是涉及了储位之事,是官家最敏感的忌讳,別说他一个內殿直都知,就是宰相也不敢轻易置喙。
但凡说错一句话,就是掉脑袋的罪过。
“陛下……”陈守义拱拱手,刚想將此问推脱开来,却不料,下一刻自己嘴里说出的话就不受控制了起来。
“陛下,若您能恕臣无罪,臣便斗胆说一句。“
“哦”赵匡胤愣了一下,隨即来了兴趣,他上下打量著陈守义,挑了挑眉:“你且说来听听,说错了,朕不怪你便是。”
其实他也没抱著问计的心思,只是单纯找个人想说说话而已。
但他没想到,陈守义这平日里看著挺木訥的一个人,竟真的有胆开口。
只有陈守义自己知道,开口的已经不是他了,而是自己的祖宗。
“谢陛下。”陈云崢笑了笑,再度拱手一礼,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:“臣斗胆揣测,太后的意思……许是想扶持赵都虞候。”
三弟
赵匡胤目光微不可查的一凝,隨后面无表情的说道:“依据在哪”
陈云崢迎著他的目光,继续道:“臣其实不懂得那么多道理,只知道一件简单的道理,
若祖母真的喜欢孙儿,又岂会在意他是否年幼反而更会加重培养才是。
再加上信上说群臣人心异动,那此刻能定人心的,除了皇子外,唯有宗室。”
说到这里,陈云崢就没有往下说了。
赵大只要不是个傻子,就应该会明白他的意思。
你的老娘杜太后,是想玩兄终弟及那一套。
赵匡胤略微沉思片刻,也绕过来这个圈了。
他先前根本没有往这上面去想,只是单纯觉得,母亲是嫌德昭年纪尚幼,应该著重课业才对,並无其他想法。
现在看来,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提起赵光义,赵匡胤就忍不住摇摇头。
他对三弟还是很满意的,无论是人品,还是为政的能力,他都觉得三弟无可挑剔。
但有一点。
三弟不適合为皇帝,若大宋真交到他手上,必然不復唐汉盛世!
他很了解自己的弟弟,毕竟弟弟从十七岁起,便一直跟著他了。
换句话说,弟弟文治尚可,武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。
犹记当年,他曾考校过弟弟,问他来日若领兵作战,该当如何
结果弟弟来了一句:“设阵图以诸將从之。”
说完,还煞有其事的拿出了一套什么平戎万全阵让他啼笑皆非。
若真按弟弟说的这方法应敌,先前泽州城南之战,恐怕就是大宋的亡国之战了。
所以,他本来的计划是,让三弟辅佐內政,自己亲征將三万里河山收復,搏出一个太平天下,待德昭长大成人,便將基业传与他的手中。
如此一来,德昭有赵普等人的辅佐,只要不太废,守住二世基业,应当没有问题。
可被母亲这么一搅活,倒真让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