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转过身去,自顾自笑了笑,笑意里满是苦涩。
“朕,有愧於柴荣啊……”
这句话轻得像一声嘆息,却重重砸在陈守义的耳边。
他看到赵匡胤的肩膀微微垮了下去,那个在城头叱吒风云的帝王,此刻竟像个迷途的倦客……
陈守义心中一紧。
他看不懂祖宗讲的权谋,也不愿去想那么多大道理,只是眼见陛下这般消沉,他也想起了以前的日子,忍不住开口道:
“陛下,臣……臣见识浅薄,亦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臣也想起了一些事来。”
“臣想起,黄河边上的渔民,租一张破渔网,要交给渔霸三成利,若是遇上风浪丟了性命,家里甚至连口薄棺都买不起。”
“臣想起,小时候,家里为了避盐税,淡食十年……”
“臣想起,显德四年,为疏浚河道,陈家村十室九空,民多聚为盗……”
“臣想起,广顺三年,有人卖妻鬻子,一子仅值粟三斗……”
他顿了顿,看著赵匡胤的背影,继续道:“臣觉得,若是天下能有盛唐的太平,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,再无战乱,就算……就算有些牺牲,或许也是值得的。”
先前作为普通人,他最想要的就是太平,吃上一口饱饭。
甚至听闻儿子说,盛唐时期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时,都觉得那是仙国才有的世界。
可如果……真能做到那一步,就算有些牺牲,又如何呢
他话音一落,帐內陷入寂静,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。
天边的太阳在冉冉升起,將它的光辉洒满大地。
赵匡胤缓缓转过身,看向陈守义。
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亲兵,此刻眼里却跳动著一团火焰,和一种朴素的真诚。
是啊,太平……
柴荣,你不也想做到这一切吗……
“牺牲……”赵匡胤低声重复著这两个字,忽然想起了李世民。
同样是不光彩夺位,可唐太宗依旧能名垂青史,若是自己能收復燕云十六州,重现……不,是超越大唐的盛世,那想必柴荣你,也会笑著夸我一句吧。
歷史,终究是看结果的。
柴荣……你走了,那朕將秉汝之志,將我们未曾打下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夺回,將你未曾实现的盛世,再现人间!
赵匡胤深吸一口气,胸中的鬱结渐渐散去,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。
那个威震天下的帝王,回来了。
“说得好,说得很好!”
他拍了拍陈守义的肩膀,走到案边坐下,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,一饮而尽。
“守义,你这倒是话糙理不糙。”赵匡胤看著他,脸上露出今夜首次笑容:“以前倒没发现,你这性子,比赵普那老狐狸实在多了。”
陈守义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,连忙拱手一礼:“陛下谬讚了,臣怎敢与赵学士相比。”
他只是把心里想的事说了出来而已,根本没想那么多。
“赵普哈哈,他还真有个方面不如你。”
“啊陛下这是何意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