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不会也被那赵公子收买了吧?帮着他散布紧张情绪,让大家人人自危,好浑水摸鱼吗?”
守城官吓了一大跳,他是守城,当然知道老尚书被绑在王宫外的大街上,这件事京城早传遍了。
罪名就是跟大宋的一个叫赵公子的商人勾连,夸大洪灾的灾情,以便从中渔利,谋夺王朝的江山。
虽然这份罪名并没有以官方形式公布,但是国王那番话在京城也就传遍了,但凡朝廷有人也都知道。
这位守城官不算太大,但这种事他也是知道的,听到自己居然被扣了跟老尚书一样的罪名,吓得魂都飞了,一个劲的磕头,辩解说自己绝对没有类似的事。
国王因为知道灾情没那么严重,甚至都谈不上是灾,心情大好,加上守城官认罪态度不错,也就没再追究。
不过他有些疑惑,对守城官说道:“你当守城官时间不短了吧?”
守城官忙磕头说道:“已经有八年了。”
“既然这样,难道你不知道今年逃荒的人甚至还没有去年多吗?你慌什么?为什么以往都没见到你跑到我这里来哭诉?今年怎么跑来了?”
一提到这事,守城官慌的偷偷看了一眼老宰相,只是不敢回答。
老宰相有些不耐烦,说道:“殿下问你呢,你看我干什么?有话你就说吧。”
国王的心情很好,甚至还鼓励了一句:“是呀,怎么想的就怎么说,说错了没关系,我不会追究。”
有了这句话,守城官终于吃了定心丸,便说道:“这次的灾情的确非常大,整个京城都被淹了,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。
我是京城人,今年已经满五十了,我从小到大这四十多年记忆中,就没有过京城被洪水淹没的记忆,老一辈也从没有听说过京城被淹。
所以这场洪水绝对是百年不遇的,但是逃荒逃到京城来的人却不太多,以微臣所见,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。
一个是最近二三十年几乎年年征战,光京城都爆发了几次大战,很多人死在了战乱中。
还有很多人逃离了家园,我们整个王朝的百姓食不果腹,所以往年有大量的灾民遇灾之后逃到京城来,可今年却没有多少,因为本来人就不多了。”
此话一出,国王的脸上的笑顿时便僵住了。
而宰相和大元帅则是直皱眉头,心想你这小子还真是什么都敢说,不过人家说的是实话,国王又已经表态不追究,他当然要说实话了。
那守城官一直是跪着说话的,头朝着地面,根本就没注意到他们脸色的变化,老老实实接着说道:“第二个原因,就是这次洪水死了很多人,洪水退后,光是京城淹死的就不下万人。
很多人全家都死了,没有人掩埋,这还是因为京城地势相对高一些,距离恒河远一些的原因。
其他的城镇死的就更多了,那么多人都死了,逃荒的自然就少了,这是第二个原因。
第三个原因,我是守城官,经常要在街上巡逻,也见到了不少从各地逃荒来的灾民,听他们说所有的农田庄稼全都被冲毁了,很多人都哭着说农田估计十八年八年都没办法再种庄稼。
因为全是一些洪水冲来的泥沙石头,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