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离坦贾武尔只有五十里的地方。
可此前一直保持冲锋姿态的重甲骑兵和象兵,此刻已经显露疲态。
按理说,这类重装部队本该在关键时刻 —— 比如需要冲破敌军坚固阵型时,才被派出来打攻坚战。可现在,象兵和重甲骑兵的体力有一多半都耗费在了长途跋涉中。
他们全程保持全副武装的行进状态,这对人马来说都是极大的消耗。战马和战象虽是牲畜,但经过疲劳的长途跋涉后,体力损耗与人类并无二致。
就在这时,四周突然响起密集的号角声。熟悉敌军进攻方式的卡维塔心中一震:敌军终于出现了?可探马明明没有传回任何敌军来袭的消息。
她不知道的是,此前二公主军队能打赢几场大战,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宋特战队的情报支持 —— 论情报收集能力,大宋特战队堪称天下第一。
但这一次,大宋的军事参谋已经全部撤走,负责收集情报的特战队也一同撤离。
如今负责探查敌情的,是二公主自已招募的士兵。这支队伍里绝大多数是新兵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女兵,他们的情报收集与刺探能力,远不及大宋特战队。
因此,他们不仅没能找到敌军的埋伏地点,甚至连伏兵的踪迹都没发现。
尤其是失去大宋特战队的支援后,他们派出的探马数量比之前少了很多,情报覆盖范围自然大幅缩小,就更难察觉敌军的伏兵了。
所以直到敌军伏兵从四面八方涌现时,卡维塔都还没收到任何关于 “四周有埋伏” 的探报。
大量敌军朝着他们包围过来,卡维塔倒也算得上临危不乱。她迅速判断局势后,立刻指挥部队向附近一座小山丘转移,打算利用山丘的地形优势进行防守。
很显然,敌军数量庞大,估计超过十万人,是他们的五倍。即便拥有少量重甲骑兵和战象,她也很难击退敌人,必须依托有地形优势的山丘坚守,要么等待援兵,要么寻找破敌良机。
卡维塔率军退到山丘上后,将战象和重甲骑兵部署在最外围,形成一道 “铜墙铁壁”。她坚信,有战象和重甲骑兵防守,敌军绝不可能突破重围,进攻她的主力部队。
负责包围卡维塔的,是帕拉王朝的太子弗鲁伊。
弗鲁伊是个极为谨慎的指挥官,尽管他率领十万大军,已经将卡维塔的两万人马团团围住,却并不急于一口吃掉对方。
但卡维塔的部队退到小山上后,让他面临一个抉择:是强攻,还是围困?
此前联军召开的军事会议早已明确战略 —— 围点打援,先包围京城,再消灭前来增援的宋军。
宋军新组建的女子集团军在海面登陆的消息,并未做任何保密,很快就传遍了印度半岛,三个王朝的联军自然也知晓了这一情况。
于是他们针对性地制定了部署:针对宋军前锋部队,由帕拉王朝太子弗鲁伊率领十万人马前去迎击,务必打赢第一仗,全歼敌军,以此振奋士气、树立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