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7章 吴国快速发展(2 / 3)

“那时,咱若再举行大考,便可能会有一万读书人参加?”

“殿下,微臣觉得会有一万五千人!”

“那得有多少贤良啊……”

朱元璋忍不住陷入激动之中。

“当然,殿下,微臣觉得,每一个藏书楼内,每一样儒家典籍,都需要两本不同注释。”

“这是为何?”

“殿下,每一个大儒,有一样的理解。两本不同注释,可让那些读书人有不一样的见解。”

还能防止那些大儒桃李满天下,防止考进来的官吏,都会直接朝着那些大儒叫喊恩师。

当然,这些话刘英没有说出来。

朱元璋继续问道:“雍泰,这两百本书,你可想好选哪两百本?”

“殿下,微臣只选好农书与术算、医书、匠书。至于所注释的儒家典籍,还是交由殿下,或宋先生与刘伯温、陶山长,他们去选!”

“嗯,这事咱好好想想!”

朱元璋微微点头。

……

看到老朱理解了他的意思,刘英就没再多说。

回家,逗弄女儿。

他宝贝女儿,已经会喊爹。

另,夫人陶青鸾又怀了身孕。

与其整日沉浸在衙门内,看着那些破事生闷气,还不如在家逗弄女儿呢。

这次吴国大考的名录出来的也快。

那些从北方来的读书人之中,果然有三十二个读书人考中。

同时,一个个都分配了文吏之职。

只要他们干上半年,不犯错,头上有了空缺,就能升职。

当然。

吴国兵锋如此强盛,他们从不担忧自个头顶会没有官职空缺。

有了这三十二个读书人为例,整个应天书院的那些北方读书人,一个个顿时充满心劲。

在河南、山东之时,那些官吏如何霸道,如何欺压他们,他们一个个,可都有着亲身体验。

这些消息也往河南、山东,甚至是四川、陕西、山西、大都传去。

同时。

还有一个消息传了出来。

军师上奏吴王殿下,要在各府城建藏书楼,请应天书院山长陶安、副山长唐仲实、宋学士、朱学士、姚学士……等一众大儒为上百本儒家典籍注释。

将这些典籍印发,送进各个藏书楼。

所有吴国读书人,都可借阅。

借阅一日,才需两文钱。

顿时。

这个消息,直接让吴国所有人,都激动惊喜不已。

若是这般,他们岂不是也算是跟着大儒读书了?

甚至,还是跟着好几位大儒学习。

如此圣人行径,他们恨不得给吴王殿下与军师都立上长生碑!

而在这时。

徐达与汤和、胡大海等都指挥使,也带着十数万大军,继续南征。

每次,都只攻十路左右。

两年下来。

整个江西与湖广,都被纳入吴国地盘。

甚至,四川与云南,也有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库】 www.biquku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农民将军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抗战:我能读心,你拿什么赢 大明: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秦王,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: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,奴才来请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