憾。
一直到午时,刘英带着刘基,在宫内吃完午饭,两人才晃晃悠悠的出宫。
“军师腹中之才,经天纬地,下官佩服之极!”
“胡说!”
刘英一惊,连忙呵斥道:“刘伯温,我何来经天纬地之才?”
“今日宫内所谈,有一大半,都是陛下之言。”
“啊?”
刘基张大嘴巴,满是不解。
他刘伯温又不是瞎子聋子?
刘英则是满脸温和的威胁道:“伯温,要是这些话传出去,那些人来找我麻烦,我就说,有很多想法,都是你刘伯温想出来的!”
“这……”
刘基再次一呆,随即连连点头。
“还请军师放心,下官一定守口如瓶。”
“甚好!”
刘基又道:“军师,按照方才宫内所谈之事,下官觉得武学的规模,还应再大一些!”
“哦?你说说?”
刘英有些好奇。
刘伯温道:“军师,虽然武学之中,还有让那些武将之间有竞争的想法。”
“但,还要从大明各府县招收学子。”
“下官觉得,这些从军户外招收的学子,还会多余那些军中子弟!”
“不会!”
刘英摇头,“咱大明数十万大军,那些百姓之中的子弟,怎么能多……”
说着,刘英就反应过来。
“你这厮竟然和我玩这些心眼子……”
“行,那就按三千人的规模来建,不能再多了,咱大明军中,没那么多的位置。”
“是,军师!”
“……”
……
回到工部,李贞和刘敬等人,早已伸着脖子,等着刘英与刘基两人的消息。
随着刘基说完情况。
李贞和刘敬等人,都忍不住发出阵阵感慨。
“陛下好魄力!”
“武学建好之后,保儿那小子的孩子,一定要进去!”
“啊?”
刘基和刘敬等人,顿时一愣。
“侯爷,您可是工部侍郎啊!”
“工部侍郎又如何?”
李贞淡淡一笑,“陛下如此厚恩于我李家,我李家自当支持陛下做出的决策。
保儿为军中大将,其子嗣自当入武学!”
说着,李贞想到什么,又忍不住呵呵轻笑一声。
“若咱李家能出来个文曲星,那咱便送他去书院。”
“侯爷所言极是!”
“正是,正是,若我家小子那小子读书不行,也送他去武学,教他好好吃吃苦头。”
“对,对,我也是!”
“我……”
刘敬和王国用等人,纷纷应和。
甚至,就连刘基,也都跟着点头。
看的刘英有些目瞪口呆。
若要那些文官也将他们家中不成器的小子送去武学,那岂不是要出大事?
仅仅文官与武将家中的子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