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决,岂容我等质疑?”
说着,环视众人。
“当然,若尔等能去劝谏,使得陛下回心转意,老夫一定支持!”
“这……阁老说笑了!”
一众大臣,自是连连摇头。
开玩笑,除了那位军师,何人能让陛下回心转意?但那位军师,哼哼……
想着,一众人心中又都忍不住生出一股怨念。
这事背后,定有那位军师的影子。
见到无人言语,李善长轻叹一声。
“既然诸位都没办法,那我等为今之计,只能是在陛下所定的条例下,寻出一条生路。”
“至于尔等身旁那些同乡与学子……”
说起这个,李善长心中又忍不住有些恼意。
“你们最好甄别筛选一番,别什么人都去安插,别到时候捅下什么大篓子,牵连到诸位!”
“……”
一众官员,都是一阵沉默。
“嗯?”
李善长心中骤然一惊,“你们该不会收了他们的东西了吧?”
“阁老,下官等人,只是收了一些老家的土特产,还有一些学生的孝敬!”
“是啊,阁老,下官等人……”
“你们……”
李善长直接气笑了,“咱不管你们收的什么,明日尔等与咱一同去制定那些调理细则。
他们若被你们举荐下去,最后犯了事,会如何牵连你们,你们心里也都清楚。”
“好了,诸位都好好想想!”
“是,阁老!”
“……”
众人散去,李善长无奈叹息一声,没有多说什么。
至于那些人如何和那些围过来的同乡、学生去叙说,李善长也没去理会。
他突然好像有些理解那位军师归家歇息的想法了!
这位陛下的官,越来越难当了!
但他这个年纪,想归家歇息?
唉!
……
从第二日开始。
李善长便带着六部,还有五军都督府、都察院等人,开始制定一系列细则。
期间,也是争吵不断。
每隔一日,就有数十本奏章,递到朱元璋面前。
朱元璋骂骂咧咧几句,批复下去,李善长和一众官员,继续争吵。
如此。
一直过了数日。
朱元璋再次将刘英,召进宫内。
“雍泰,习古年纪有些大,而都察院右都御史王稷,性子温和,喜好左右逢源!
咱觉得,若要监察弹劾天下官吏,他们需要变一变了!”
“这……”
刘英一怔,心中莫名出现一个想法。
“敢问陛下,可是右都御史王稷犯了过错?”
“嗯?”
朱元璋一愣,随即便轻笑道,“王稷为右都御史,身份尊崇,当不会犯有什么过错!”
“陛下,那王习古与王稷两人,可是另有安排!”
“没有!”